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黑作坊沙琪玛被爆掺硼砂 给食品加道保险“过滤网”

   日期:2011-07-1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39    

  一个黑作坊脏乱不堪,到处都是灰尘,安全标示却一应俱全!这些贴牌的沙琪玛中含有大良硼砂,专家指出,食用这种沙琪玛对人危害极大,15克硼砂就可致成人死亡,2-3克使婴儿死亡!目前,北京湖北等地这种黑心沙琪玛部分商品已经下架!

  名词解释:

  硼砂也叫粗硼砂,是一种既软又轻的无色结晶物质.硼砂有着很多用途我们熟悉的如消毒剂、保鲜防腐剂、软水剂、洗眼水、肥皂添加剂、陶瓷的釉料和玻璃原料等,在工业生产中硼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硼砂 对人体的危害:

  我国自古就习惯使用硼砂于食品,硼砂添加入食品中起防腐、增加弹性和膨胀等作用.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人体本来对少量的有毒物质可以自行分解排出体外,但是硼砂进入体内后经过胃酸作用就转变为硼酸,而硼酸在人体内有积存性,虽然每次的摄取量不多,但积少而成多,连续摄取会在体内蓄积,妨害消化道的酶的作用,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之吸收,促进脂肪分解,因而使体重减轻,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所谓硼酸症.硼砂中的硼对细菌的DNA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同时也对人体内的DNA也会产生伤害.硼是人体限量元素,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一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婴儿致死量为2-3克.因此我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由于硼砂对于口感食品要求较高的食品,特别是部分肉制品能显著提高其"品质",且由于硼砂之防腐力较弱,因而常被大量使用.

  黑作坊

  安全标准一应俱全

  在郑州市万客来食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许多商户都在卖沙琪玛,而且品牌、种类繁多,批发商介绍说,每斤才3元6角.这些沙琪玛不但便宜,而且外表看起来都很鲜亮,生产厂家、地址以及食品质量安全QS标志等也一应俱全.

  从外包装上看,这些沙琪玛的生产厂家大都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或者新乡市.按照一位批发商指点的路线,记者首先来到了郑州市管城区十里河镇柴郭村.

  循着村民的指引,记者找到了一个小食品生产厂家.在被细细盘问一番之后,记者终于得以进入.走进屋子记者看到,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一条狗在里面到处溜达.工厂负责人陈老板说,做沙琪玛相当简单,将面粉、鸡蛋等调配在一起,放在机器里做成短条状,经过烘烤,然后再和糖稀搅拌,切割,就算完成了.在院子里,有一口用来熬糖的大黑锅,锅紧挨着一个狗窝.

  在这家工厂的整个生产区域内,记者看不到任何消毒设施,墙壁上到处是灰尘.在生产沙琪玛的过程中,工人都不戴手套、口罩,也不穿工服,而是穿着又黑又油的衣服.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沙琪玛,外包装上居然还印有表示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QS标志.老板告诉记者,这家工厂生产的都是贴牌产品,没有任何证照.也就是说,这是一家黑作坊.

  离开郑州管城区,记者又来到了河南省新乡市,这里也有一些沙琪玛加工厂.瑞嘉琪食品厂位于新乡市郊区的乔谢村,工厂的名字起得非常漂亮,但厂房门口却是一片臭水沟,里面堆着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走进瑞嘉琪食品厂的车间,记者看到工人正徒手将一颗颗蜜枣放在沙琪玛上,地上、墙上到处是污垢.记者看到,这里生产的沙琪玛名叫瑞嘉琪牌.


  "我们这个小作坊没有QS认证,不让对外流通,卫辉工商所来了,他就讲你只能在卫辉这个范围销售,不能对外销售,对外销售万一查出来就不得了了."老板说.没有食品加工许可证,生产出来的沙琪玛怎么销售呢?老板表示,"包装箱用人家的".

  在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大大小小十多家沙琪玛加工厂走访下来记者发现,他们生产的沙琪玛有几个特点:一是价格相当便宜,二是保质期都很长.如此便宜、外表鲜亮,长时间还不会变质的沙琪玛,在制作过程中究竟有什么奥妙呢?一些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秘密就在于配料.生产低价沙琪玛的秘密,被这些老板说得神乎其神,然而新乡市的一位内幕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一些生产沙琪玛的小厂家来说,秘密其实就是硼砂."硼砂可以起到加速膨化和让色泽更加鲜艳的效果."

  北京湖北

  问题沙琪玛开始下架

  北京市工商局13日表示,已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对节目中涉及的问题食品进行全市排查,检查经营者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落实情况和索证索票情况.凡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律停止销售,并对来自该产区的同类食品组织抽检.当天上午,记者在回龙观城北批发市场发现大量被曝光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相关负责人听说此消息后,立刻打电话通知管理人员,将市场内所有的沙琪玛下架.此外,记者了解到,湖北等地也做出了类似安排.

  投保率不足10%

  面对近期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开始关注起包装袋上"无添加剂"等字眼,但却极少留意过"本产品由某保险公司承保"这样的标识.食品安全责任险,不仅仅被消费者所忽视,同样也没有在食品行业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指因被保险人生产或销售的食品存在缺陷,导致使用者或第三者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在约定的保险责任及赔偿限额内给予赔偿的一种保险产品.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适用范围较广,可以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所有环节,还可以适用于工地食堂、农村集体聚餐和街头食品等监管薄弱环节.该险种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往往是食品生产、加工或销售企业,一旦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赔付,受损害人群的救治问题就会得到及时保障.

  事实上,在国外市场,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相关食品是否合格的标志之一,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道"特别"过滤环节.这是因为,保险公司核保人员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提交的保险购买申请,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对于食品企业的安全认证体系非常健全,与行政性食品安全检查体系相比较,保险公司更看重食品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国际规范,特别是可能对公众造成危害的细节,更是核保把关的重点.

  不过,尽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国内不是一个新产品,但是相关企业的投保率却非常低.苏黎世保险公司保险产品负责人柴轶波告诉记者,"目前相关企业的投保率还不足10%."这是因为,一方面,许多食品加工和生产经营企业抱着侥幸心理,不愿为投保增加成本;另一方面,没有意识到通过责任保险这种手段,可以分散和转移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并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因发生重大事故而导致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呼吁以强制险推广

  对于责任保险,国际经验通常是通过立法来强制推广,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在受到损害后能获得足够的保险赔偿.业内专家为此呼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亦有强制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通过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来为食品厂商强制加一把安全锁.

  食品安全责任险一旦强制推行,食品加工和生产企业有了保险公司做后盾,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赔付,不仅受损害人群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补偿,食品企业也可以避免陷入经营困境;强制保险还对投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事前监督和预防功能,促使其将风险管理贯穿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从而防患于未然.

  有业内专家曾在"两会"上建议,我国应探索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同时,给予参与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活动的保险公司和投保企业适当的政策激励.可考虑首先在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特定的领域开展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具体在操作上,专家建议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修订新《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列入其中;二是单独立法,参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上海证券报 黄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