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白酒  北京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广西7部门联手在12类食品中监测污染物和有害因素

   日期:2011-07-2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53    

    近日,广西自治区卫生厅、工信委、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7部门联合出台了《2011年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12类食品进行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同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

    据了解,广西的监测方案针对消费量大、流通广的食品,由自治区、各市和县(区)监测机构开展大规模监测,全面掌握和分析广西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预警提供依据。全区14个市、76个县和11个城区共设有102个监测点,其中33个是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记者在监测方案中看到,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是一项主要内容,涉及12大类共54种食品、食品用具及包装材料。对大米、蔬菜、油条、馒头,监测内容为铅、砷、镉、汞、铝等是否超标;干玉米、面粉、花生、液体奶进行真菌毒素监测;蔬菜、茶叶主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猪肉、牛肉、活鱼中检测是否含有瘦肉精、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酱腌制蔬菜、熟肉制品则进行亚硝酸盐等食品添加剂监测。

    近年来曝光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事件,让公众一提到食品安全,首先想到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物质。实际上,除了这些非法添加或滥用的物质,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一类问题。在今年的监测方案中,有关部门将对熟肉制品、蛋制品、婴幼儿食品、米粉、盒饭等10类食品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还将针对肉鸡、肉猪进行专项监测。

    此外,卫生部门还将进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监测。这类病例是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儿童、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是重点监测对象。(记者张若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