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悄然洋化的冷饮摊 外资蚕食市场

   日期:2011-07-28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23    

  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的路边冷饮摊上,洋饮料占据了大部分.汽水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果汁里面的统一、康师傅,就连绿茶,也大都不是内地企业生产的.只有在凉茶、椰汁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细分领域里,国内企业还有一席之地.

  早些年,还能看到冷饮摊上有娃哈哈生产的非常可乐,但在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挤压下,非常可乐已经逐步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国内食品饮料企业没落的背后,要么是国内食品饮料企业经营效率低下,要么是产品质量不能让人满意,总之,在外资企业的强大攻势下,路边的冷饮摊上,逐步被摆上了洋牌子.

  实际上,类似于果汁、汽水等细分行业被外资蚕食的现象,仅仅是食品饮料业"洋化"的一个缩影.在整个国内的饮料市场,外资的渗透都非常明显.简单以啤酒行业的外资渗透为案例,就能够知道一二.

  去年,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的第一大股东,重啤集团则以20%的持股份额退位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在丹麦哥本哈根交易所上市的嘉士伯并非首次染指中国啤酒,它与啤酒花、兰州黄河等国内啤酒企业也有股权关系.据了解,嘉士伯已控制了中国西南50%的市场.目前嘉士伯全球61%的啤酒产量、46%的利润都来自中国.

  除了嘉士伯外,朝日啤酒、荷兰喜力、SAB-Miller等啤酒巨头都在国内主要的啤酒企业持有大量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外资对国内食品饮料业的收购,开始不再局限于汽水、啤酒这种国外优势产业,帝亚欧并购水井坊、百胜收购小肥羊等案例似乎在告诉我们,外资对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白酒、火锅也开始感兴趣.同时,外资的收购对象也不仅仅是规模较小、经营业绩平平的企业,像徐福记这样的零食巨头,也同样成为外资的盘中之餐.

  外资在对食品饮料企业进行收购时,难度显然要小于能源、电信等行业,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适度放开竞争,的确有利于提高行业产品品质,提升行业活力.这些年,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的企业不断爆出产品质量问题,而外资企业带来的高标准或许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让国内企业学会如何去为客户服务.

  当然,从扶持民族产业、保障产业安全的角度而言,如何适当地引导、扶持国内企业去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是政府应该多思考的问题.

  在国内消费市场面临快速增长、国家对外资并购的限制又日趋宽松的背景下,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或许将面临更大的变局,而食品饮料行业里的中国企业,也将直面更为严峻的挑战.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