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白酒  北京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烟台惊现1980元高价月饼 以鲍鱼燕窝为馅

   日期:2011-08-3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36    

    水母网8月31日讯(YMG记者常萌 李少鹏)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礼盒购买进入高峰期。月饼有多贵?昨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千元左右的高价月饼有重返市场迹象,1980元一盒的月饼惊现烟台莱山区一家商场。一些月饼甚至声称用鲍鱼作料,豪华的包装令人眼花缭乱。多家大型超市的月饼礼盒价格惊人,但网上标出的折扣大得令人吃惊,这意味着,高价月饼的利润也高。

    高价月饼标榜养生纯手工

    记者走访发现,标价数百元的月饼并不鲜见。而在莱山区佳世客超市,一盒月饼标价竟达1980元。

    调查显示,几款千元高价礼盒月饼的馅料大有来头:鲍鱼、海参很常见,燕窝、鱼翅也不少,螺旋藻味月饼更是成为推销重点。

    名贵的馅料似乎让人觉得这些高价月饼物有所值,但是记者发现,这些月饼礼盒里都没有标注这些名贵成分的含量。"我们一块月饼里至少用了100块钱的鲍鱼。"一名促销员信誓旦旦地向记者保证,但问其具体含量时,她却说不了解。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专程咨询了一位月饼师傅得知,目前市面上的月饼成本价一般不超过25元:"现在礼盒里说的鲍鱼、燕窝、螺旋藻月饼等,并没有标有这些成分的含量,据我了解,其实这些名贵食材或药材在一个月饼里的含量是相当少的。"

    对于这种高价的月饼,不少消费者持怀疑态度,市民邹女士说:"我偶尔也会吃人参,去年孩子买的人参月饼哪里有人参味儿。还有螺旋藻味的月饼,我平常吃的螺旋藻600片才300多块钱,一个月饼能放多少螺旋藻?而且这些保健食品坚持吃才有效,吃个养生月饼肯定跟没吃一样。"

    除了高举养生这个大旗外,不少月饼礼盒还标榜自己是纯手工制作。一家品牌月饼促销员向记者介绍:"我们的月饼之所以那么贵,是因为这些月饼都是纯手工的,而且都出自月饼大师之手。"

    高价月饼不愁卖

    记者在位于芝罘区南大街的一家商场看到,不少人在买月饼礼盒。一名顾客一下买了8个880元的月饼礼盒。该品牌月饼促销员告诉记者,880元这款是该品牌最贵的礼盒,也是卖得最好的礼盒,"我们这十几天已经卖了40多个880元的礼盒,798元的也卖了20多个。"该促销员介绍说:"高价月饼礼盒根本不愁卖。"

    记者在佳世客超市呆了一个小时发现,询问近千元礼盒的消费者占多数。一位消费者说:"我买礼盒是用来送礼的,送人最讲究的是档次和面子,送给重要人物自然要选价格贵的礼盒,这些1000元左右的礼盒挺合适的。"

    记者询问了一下200元左右的礼盒销量,"一天能卖出去3个就算是好业绩了。"促销员说。而散装月饼的销量同样不能与高价月饼比拼,"虽然来买月饼的人不少,但是大都自己家里吃,所以我们的销售额肯定比不上月饼礼盒的销售额。"散装促销员说。

    1980元的月饼网上标价仅为四折

    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其销售的御典月饼礼盒很像古代皇室使用的首饰盒。这款礼盒的定价是798元,而网上的价格仅为388元。这么令人咋舌的差价并不是最夸张的,天价1980元的月饼礼盒在网上标价仅为810元,仅为商场定价的4折。到底这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了其它高价礼盒发现,网上标价几乎都为商场标价的5-6折。这么大的差价不禁令人怀疑月饼礼盒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记者走访几个大型超市时,表露出想大宗购买月饼礼盒意愿,不少促销员都介绍说买得多了可以打八折甚至七五折。一家知名品牌月饼的导购员向上级经销商打电话询问后告诉记者,买10盒以上就可以打到七折。另外一个品牌的促销员介绍:"我们最多能打七五折,但是如果你买的月饼超过5万元,我们还可以另送你几个200元的礼盒。"

    记者在网上向月饼外包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询问得知,现在月饼礼盒外面大盒子的价格从5元到20元不等,里面的小盒子价格从5毛到15元不等。

    月饼过度包装将被处罚

    从明日开始到2012年9月份,烟台将实施以治理月饼、茶叶、酒类等食品和化妆品等过度包装为重点的"治理商品过度包装行动计划".

    昨日,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过度包装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利于形成崇尚节约、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甚至诱发社会奢侈风气。为防止企业、商场继续采取过度包装手段,从明日开始,市经信委将负责牵头,联合质监、监察、工商、商务、财政、国税、地税、物价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过度包装治理工作。

    据悉,眼下中秋佳节即将到来,有关部门将率先开展一次月饼包装专项检查,对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月饼的企业和商场,依照《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严格检查、依法处理。市民则可拨打"12365"、"12315"等举报电话,对商品过度包装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