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中的商品琳琅满目,但哪些是临近保质期的,往往很难一目了然。近日,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经营者应对"临界食品"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昨日,记者调查荣成市场发现,目前各大超市很少对"临界食品"标识特别提示,大多数商家只是通过降价的办法促销这些商品。
调查
"临界食品"捆绑卖
昨日上午,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多数商家未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作出醒目的提示,仍把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摆放在原柜台上销售,只不过通过降价的方式来促销。更有部分商家甚至将快到保质期的牛奶、牛肉干等食品,与新鲜食品混放在一起销售。
在成山大道某超市的冷藏奶制品货架上,售价相同、规格同为250克的某品牌纸盒装牛奶"待遇"却不同,一部分放在醒目位置的纸盒装牛奶上捆绑着一个小盒牛奶赠品,而有的却没有任何赠品。通过观察包装盒记者发现,未捆绑赠品的牛奶保质期还有半年以上,捆绑赠品的牛奶保质期只剩下3个周。该超市销售人员解释,为了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再过1周,那些捆绑了赠品的盒装牛奶如果销售不出去就得撤下货架,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促销的方式卖出去。
在另一家超市的袋装酸奶区,同一品牌还差3天就到保质期的酸奶和新鲜酸奶混在一起销售,超市工作人员只是把快到保质期的酸奶两包捆成一捆,却并未标明这是快过保质期的商品。
顾客
促销原因应标明
正在市区一家超市挑选酸奶的张女士说,她平时购买促销食品时很少看保质期,偶尔也会买到只差几天就过保质期的食品。"临近保质期的促销食品没有什么不好,实惠又不影响食用,但超市要是能明确告诉我们这些是快到期的食品,我们买回家也会尽快食用,这样让人觉得更放心。"张女士说,消费者只是希望能够明白消费,而不是被诱导消费。
在成山大道一家超市,正在选购火腿肠的孙女士说,如果能为那些将近保质期的食品设立专柜或者提示牌,既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打折促销商品,也便于食品的安全监管,同时还能增加超市自身的信誉。
"其实我们一直很在意保质期。"成山大道一家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说,超市对所销售的食品甚至还额外设置了一个"预留保质期",这个"预留保质期"比厂家设置的保质期提前几天,以便顾客买回家后能多储存几天。谈及应不应该对"临近食品"作出明确标示,多家超市的负责人均表示,为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商品销售,他们一般不会主动提示,但如果工商部门有强制要求,超市将按照规定的办法去执行。
工商
督促商家作提示
昨日,记者从荣成市工商局消保科了解到,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已公布征求意见稿,要求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时进行清理,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消保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临界食品"作提示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强制实施,但市工商局已经开始督促各商家在商品促销时,对临近保质期的商品作出明确标示。由于不同商品的保质期长短不一,商品保质期的临近天数暂时难以界定,这给他们的监督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如果超市销售过期商品,一经查出,工商部门将没收食品,货物价值在1万元以下的,对超市处以2000元到5万元的罚款。 (实习记者 李晓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