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瓶当水杯,危害不少;保鲜膜入微波炉加热,最好扎几个小孔……百姓生活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殊不知许多包装正在"侵略"着食品的安全。日前,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举行食品包装安全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包装不仅给食品穿上美丽外衣,更应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服".
塑料包装讲究多多
塑料包装食品随处可见,可塑料包装材料内部残留的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迁移与溶出,导致食品污染。不过,日常生活不必"谈塑色变".上海包装技术协会绿色委员会秘书长陈昌杰说,市民应了解一些食品"塑料外衣"的安全要素,以免因不当使用,人为地给"塑料装"食品带来安全隐患。
购买塑料瓶饮料,学会挑瓶子。要选择质地坚硬,捏上去"咔咔"作响,且按压后能强力弹回的透明塑料瓶;
摊头小贩提供的有色塑料袋,很可能是再生塑料制成的非食品级塑料袋,食品安全无法保障,最好不要用于包装食品;
若闻上去塑料气味浓厚,肯定是有毒有害的产品;
微波炉加热,炉内热量分布不均匀,保鲜膜最好买正规厂家的产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的使用环境来操作。
包装材料存在误区
塑料包装问题多多,玻璃、陶瓷、金属器皿可以放心用吗?"这也是百姓认识食品包装的一大误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杨福馨告诉说,不同包装材料和食品间的"搭配指数"各不相同,需知道每种食品包装的脾气秉性。
金属包装材料是传统包装材料之一,但金属及焊料中的铅、砷等易渗入食品中造成污染食品。因此,一般需要在金属容器的内、外壁涂涂料,但涂层中的化学污染物也会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迁移,危害食品安全。
玻璃作为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好,光亮透明,化学稳定性好、易成型。不过,玻璃耐酸不耐碱,若装碱性强的食品,不宜选用玻璃器皿。
陶瓷包装容器能保持食品的风味,但上釉陶瓷表面釉层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锑等多种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类,也有溶出的可能。使用陶瓷餐具时,最好选择釉下彩,远离釉上彩,或者直接选用无彩白瓷。
木制食品包装容器,表面都要经过处理,或涂涂料,而且着色颜料中也可能含有重金属盐。现在特别流行的密度纤维板制月饼、茶叶包装盒,因含有大量游离甲醛和其他一些有害挥发物质,令人担忧。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