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阴霾依然挥之不去。就在人们对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仍心有余悸的时候,北京近期又爆出"蒸功夫"包子店违规使用神秘香精调馅的事件。这不得不让人们深思,身边的食物,到底还潜藏着多少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屡屡出台严厉惩治措施的同时,滥用食品添加剂、侵蚀公众利益的事件仍不绝于耳。到底谁是这些事件发生背后的推手?食品添加剂是否会成为悬在食品工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在探寻食品安全之祸起因的背后,更应面对的是,民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那些应知而未知的疑惑,祸与惑,考验着大众对食品行业安全的信心。
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对于食品安全,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新闻,除了近期曝光的'香精包子'问题,瘦肉精、牛肉膏、毒生姜、毒豆芽等这些触目惊心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觉每天都吃着不安稳的东西。"在日前召开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发展论坛上,北京满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包化富表示,我们应该更多检讨人性和道德,而不能仅仅归结于技术和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里特在论坛上也指出,技术的发达对食品操作性增强,农药、添加剂本来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成果,但一些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为了片面地追求产量和利润,非法或者不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事实上,制售、滥用已经成为当前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重要安全隐患。例如震惊全国的河南"瘦肉精"一案中,主犯之一的刘襄曾就读化学合成专业,怀揣着暴富梦想的他,利用专业知识研制生产出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在转手倒卖"瘦肉精"暴利的驱使下,最初那种"想挣点钱,想创业"的想法也变得扭曲。而在流通环节,在走访北京的一些食品添加剂店时,对于记者关心的添加剂剂量问题,店主均只是说明了其中的配比范围,而至于如果超量使用可能产生的问题,则是含糊不清。"按说明中的最大配比用量也就够了。你想多放些,这个我们管不着。"
"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有特定的用途,同时也规定了包括限制用量等使用标准,但如果真正进入了流通市场,还是会存在被滥用的可能,出现违规行为。"康师傅控股[20.60 0.49%]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研究部主管罗之纲博士,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表示担忧。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以月饼生产为例,在使用防腐剂的时候,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月饼中允许限量使用防腐剂山梨酸,但不得使用防腐剂苯甲酸。但是如果赶上山梨酸用完,而用苯甲酸代替的话,肯定就已经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了。还有就是,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往检验和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市场,估计被有关部门检查到的比率也会很低。尽管作为正规的企业不能这样做,而那些比较零散不成规模的作坊式企业,很难保证他们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食品添加剂隐患之惑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除了一些商家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之外,也有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了解的误区,对产品进行了虚假宣传。"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方便食品事业群经营本部协理王世琦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在一些食物产品的宣传册和标签上,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大打"安全牌",例如"本产品不含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无香精",给消费者留下产品"健康、安全"的印象。还有一些产品,虽然标明不含人工色素,可能含有香精,无防腐剂,也可能是有抗氧化剂。"现在国家要求要在产品包装上,标明其中的添加剂,也就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吃得明白,吃得放心。"罗之纲说。
实际上,未在食品标签上明确标识,误导消费者这类问题,在多位食品安全专家看来,这也仅仅是目前食品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中存在4大类问题之一,其它的还包括,使用目的不正确,一些企业使用添加剂并非为了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而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感官需求、降低成本,违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使用方法不可许,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要求,超范围、超量使用;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没有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全面认知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检测和实验技术水平的进步,对一些认识到可能有潜在危害的添加剂也逐步淘汰。比如曾被广泛作为防腐剂使用的苯甲酸钠,现在已经被贴上禁用的标签。"教育部食品与营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贾英民还认为,市场销售的各类合格加工食品在其加工生产中,添加剂使用量符合标准要求,而消费者经常性大量食用多种加工食品,等同于经常性地"复合摄入"多类食品添加剂,会有对某一添加剂摄入量超标的可能。
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曾计算:一个人每天摄取的添加剂大约10克,一年约4000克,与人均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大体相当。光吃一个三明治,就可能同时吃进去乳化剂、酵母粉、调味料、PH调整剂、磷酸盐、香料等20多种添加剂。每一种添加剂尽管都经过了国家质检部门的检验,但复合摄取的结果究竟如何,却是未知和模糊的。
缺失的安全体系
在李里特看来,社会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有三个原因: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和营养方面的知识信息引起大家的重视,安全意识在逐渐增强;二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食物生产操作性也在增强,而商品化、市场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在利益的作用下,牺牲掉了食品的安全性;三是食品工业化迅猛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农业食品污染等。"目前大家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主要还在于许多添加剂的使用,部分商家往往是为了满足生产盈利的需要,而忽视了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据了解,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多达2400个。但作为普通消费者,如何对待这些种类繁多的食品添加剂,如何选择"吃与不吃"?
贾英民建议,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日三餐中加工食品(即食食品或半成品)的比例上升是食品消费的大趋势。消费者要了解一些合理膳食方面的知识,购买加工食品时注意食品标签标识,对于一些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的食品,应控制每日摄入量。
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上,包化富也认为,可以像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建立一个食品安全教育的组织,去教育年青一代,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注意食品安全,知道如何去防范。"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还可以相对应地产生一个法案,然后向民众教育,最后通过这个法律。"
今年6月,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开始实施,而卫生部还公布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蜂蜜》等4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行业人士指出,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细则正在加紧完善。
"保证食品的品质,还需要一个严明的监管系统,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必要,但要让这些能够有效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贩卖者良好的经营理念和诚信的基础上,如果说他是有意的规避这些检查检验,最后还是会出现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李里特说。
(图)到底谁是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推手?食品添加剂是否会成为悬在食品工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探寻食品安全之祸起因的背后,更应面对的是,民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那些应知而未知的疑惑,祸与惑,考验着大众对食品行业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