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葡萄酒  白酒  茅台  黄曲霉毒素  荞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黑木耳生物学特性

   日期:2005-05-14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79    

    黑木耳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异担子菌亚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学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

(一)形态特征

    黑木耳是一种大型真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 。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具横隔和分支的管状菌丝组成。子实体是由朽木内的菌丝体发育而成,初时圆锥形、黑灰色、半透明。逐渐长大呈杯状,而后又渐变为叶状或耳状,胶质有弹性,基部狭细,近无柄,直径一般为4~10厘米,大的可达12厘米,厚度0.8~1.2毫米,干燥后强烈收缩成角质、硬而脆。背面凸起,密生柔软而短的绒毛,腹面一般下凹,表面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呈深褐色至黑色,这一面有子实层。担子圆筒形,50~60)X(5~6)微米。担孢子为肾形或腊肠形,(9~14)x(5~6)微米,无色透明。担孢子多的时候,呈白糊糊的一层,待子实体干燥后又象一层白霜粘附在子实体的复面。

(二)生活史

    黑木耳属异宗结合二极性的菌类。担孢子具有“+”和 “-”不同的性别,其性别是受一对遗传因子所控制。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形成镰刀状分生孢子,由镰刀状分生孢子再萌发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和担抱子的性别是一致的。不同性别的单枚菌丝结合之后,形成双核菌丝,并借锁状联合不断增殖。双核菌 丝达到生理成熟阶段,就在基质表面形成子实体原基,并不断胶质化,发育成子实体。成熟的子实体产生大量担孢子弹射出去,又开始新的一个世代。这就构成了黑木耳的生活循环。

    黑木耳除了上述的有性生活周期外,还有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的无性生活周期。双核菌丝能断裂形成双核分生孢子或脱双核化形成单核分生孢子,它们在条件适宜时,都能分别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进入上述有性的生活周期。所以一个完整的黑木耳生活史,可以概括说明如下:


(三)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的生活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酸碱度等。

    1.营养 黑木耳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木材朽腐菌,能从枯死的树木和其它基质中获得营养。它的菌丝在生长发育中,能不断地分泌出多种酶,将木材中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木质素和淀粉等分解成为简单的和易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黑木耳对养分的要求是以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木质素和含氮的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胨、蛋白质等)为主。此外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如钙、磷、铁、钾、镁等。树木中所含的养分基本上能满足黑木耳的要求。但边材发达和生长在土壤肥沃及阳光充足处的树木,营养更为丰富,用这种树木栽培黑木耳,结耳多,朵大,产量高。利用代料栽培时,应在培养基中添加些麦皮或米糠以及石膏和磷酸氢二钾等,以满足其对营养的要求。

    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孢子萌发要求在22~32℃的范围。菌丝在15~36℃之间均能生长,而以22~32℃为最适宜,在14℃以下和38℃以上生长受抑制,黑木耳菌丝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特别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虽在严寒的冬季也不致冻死,短时间的温度急剧变化也不影响生活力,但在制种时以22~28℃条件下所培育的菌丝最为健壮旺盛。子实体在16~32℃都能形成和发育,以20~25℃最适 宜。25℃以土耳片小,易腐烂,-8℃子实体不会死亡。

    3.湿度 黑木耳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菌丝生长时期,耳木和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70%之间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除保持相应的含水量外,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子实体不易形成,保持90%~95%的空气相对湿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最快,耳丛大,耳肉厚。但耳木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往往会抑制菌丝生长,并使子实体和树皮腐烂。干干湿湿不断交替,是保证黑木耳高产优产的理想条件。

    4.空气 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栽培场所空气流通,以满足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避免霉烂和杂菌蔓延,在制种时,瓶装不宜太满,要留有空隙,培养料的含水量不宜过多,以保持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5.光照 菌丝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生长,但散射光条件有促进作用。子实体在黑暗环境中很难形成,在微弱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发育不良,质薄呈浅褐色。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子实体颜色深,长得健壮。只要有高的湿度,强烈的阳光也不抑制黑木耳的生长。因此,在生产上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点作为栽培的场所。

    6.酸碱度 菌丝在PH4~7的范围都能正常生长,以pH5~6.5为最适宜。PH3以下和PH8以上均不能生长。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