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葡萄酒  白酒  茅台  黄曲霉毒素  荞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姜螟的发生与防治

   日期:2008-07-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07    


    姜螟(又名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它的食性很杂,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之后钻蛀茎杆(蛀入孔处有蛀屑和虫粪堆积),致使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蛀孔以上的茎叶枯黄、凋萎,有外力作用时极易折断。

    1、发生规律。姜螟在我地一般每年发生3-4代,集中危害期正好与姜株的旺盛生长期相吻合。幼虫转株危害,最后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茎杆内越冬。

    2、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为加强田管,在收获后或整地前,把虫蛀的断株、枯叶等遗留物清理干净并集中销毁;大田生长期内发现虫害株后,可将其相关叶或地上茎剥除掉并销毁。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卵孵后蚁螟钻蛀前。叶面喷洒敌敌畏或马拉硫磷或快杀灵或敌杀死等药液,也可以用以上药液从蛀孔处注入封杀。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