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葡萄酒  白酒  茅台  黄曲霉毒素  荞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魔芋种芋贮藏技术

   日期:2008-02-2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37    


    魔芋是一种高产经济作物,一般亩产量在2.5吨以上,目前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魔芋种植需种量较大,其种芋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为保证次年魔芋生产要进行大量的种芋贮藏,而且种芋贮藏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第2年魔芋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掌握好魔芋种芋的贮藏技术非常重要。现将其贮藏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种芋安全贮藏的条件

    魔芋种芋贮藏的效果,除与种芋自身质量好坏有关外,还与贮藏期间的温度、湿度和通气状态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正确的田间管理,适时采收及做好贮藏前的预处理工作是种芋安全贮藏的前提条件。

    1、适时挖收:挖收种芋的最佳时期宜选在寒露、霜降前后,霜雪来临之前。如果挖收过早,由于环境湿度大,营养物质积累不充分,块茎含水量较多,容易发生腐烂,不利于贮藏;如果挖收过迟,遇霜雪或气温过低时会造成冻害,也不利于种芋的贮藏。通常情况下,种芋在叶倒伏10天以后,待叶柄基部与球茎的离层老化,球茎充分成熟,且含水量下降时才能挖收,以增强耐贮性。种芋受伤是造成贮藏期发生腐烂及栽培后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挖收时应特别注意。

    2、选晴天和土壤干燥时挖收:雨天或地面潮湿时挖收的种芋由于含水量大,伤口不易愈合,且伤口渗出的粘液是细菌良好生长的基质和传染媒介,容易受细菌的侵染,不利于贮藏,所以应选晴天或土壤干燥时挖收,并且边挖边晒,晾干表面的水分以利于种芋贮藏。

    3、搞好贮藏前的预处理:贮藏前的预处理是种芋贮藏成败的关键。为了便于贮藏及降低贮藏期间病害发生程度,种芋挖收后需进行预干燥与愈伤处理。预干燥的目的是除去种芋表面水分使表皮栓化和伤口愈合。预干燥的方法是晴天挖收的种芋在田间晒1-2天,除净泥土,运回摊放在能通风遮雨的地方自然风干,待种芋重量减少20%,种芋表皮木栓化,伤口愈合,内部脆性降低,即可进行种芋的贮藏。

    二、种芋贮藏条件

    种芋贮藏的适宜温度为8-10℃,相对湿度为70-80%,在贮藏初期,由于水分含量较高,环境湿度较大,应注意通风换气,但要避免过分干燥,导致块茎失水过多而使种芋发生皱缩。贮藏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呼吸作用,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在温度管理上要做到昼夜温差不太明显,在夜温过低时应增加覆盖物保暖,防止冻害。另外,贮藏期间由于种芋的呼吸作用,湿度会升高,而靠近地面温度低,使靠近地面的一边出现水珠而使湿度增大,所以贮藏期间除注意调节空气湿度,经常通风换气外,还应定期翻动,防止地表层因湿度过大而腐烂。

    三、种芋贮藏方法

    魔芋产地的农民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简便易行的贮藏方法,总的来说分两大类,一是室内贮藏,二是室外贮藏。

    1、室内贮藏:

    ⑴室内地面堆藏。在冬季温度较高,不太寒冷的地区可直接将魔芋堆放在室内干燥的地面上贮藏,堆放前在地面上铺一层干草或细土以保温,同时避免种芋与硬地面接触而损伤。堆放时顶芽朝上,然后用一层干草或细土覆盖,一般可堆放3层种芋。

    ⑵竹筐或塑料筐贮藏。在竹筐或塑料筐底部放少许干松毛或谷壳,摆一层魔芋放一层干松毛(谷壳),摆魔芋时芽眼朝上,上层魔芋与下层魔芋牙眼互相错开,装好筐后堆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贮藏。

    ⑶室内沙藏。在通风保温的室角处,先消毒,然后在地面铺5-6厘米厚的细河沙,其干湿度以手捏成团放手能散为宜,一层河沙,一层种芋,堆放3-4层。此法能保持种芋水分和芽体新鲜,并起到催芽作用,使种芋出苗快、整齐、长势旺盛。

    ⑷棚上烟薰贮藏。这种贮藏方法简单易行,农户反映较好,适用农民瓦屋住房的竹棍或木棍棚上贮藏。方法是在室内棚上覆盖一层稻草,然后放上种芋,种芋厚度约15-20厘米,由于室内经常生火,室内温度得到保持,达到贮藏的目的。此法适合在寒冷地区贮藏种芋。

    2、室外贮藏:

    ⑴生物多样性贮藏。此法也称露地越冬保种贮藏,是指不用挖收的种芋在地里自然越冬,待魔芋进入倒苗期,在土表免耕种植小麦或其它小春作物,于次年开春种植魔芋时,拔出撒播作物,小心挖出种芋。此贮藏方法的前提是,魔芋不发病或发病轻;地面应有一定坡度;以利排水防涝。

    ⑵土坑埋藏。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深45厘米,大小随种芋多少而定的坑,在坑底部及四周铺一层干草,再堆放种芋,盖草,最外层糊泥,达到保温目的。同时防止雨雪水渗入烂种。晴天要适量透气,以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