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葡萄酒  白酒  茅台  黄曲霉毒素  荞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马铃薯种薯的贮藏管理技术

   日期:2010-05-0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28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和空气要求很严格,它既不耐寒又怕高温。因此,薯块贮藏是马铃薯种薯全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把该技术介绍如下。

    1.温度:为块茎贮藏质量的最重要条件。据种养专业户的贮藏经验,薯堆内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约是薯堆高度的1.8倍。通常要求堆高不超过2米,一般以窖高的l/2高度最为合适。及时做好堆温的调节是贮藏的关键。贮藏初期温度保持在15~20℃,伤口愈合以后应使窖温降至适宜温度。整个贮藏期的温度保持在2~3℃较为适宜。这段时期应加强空气流通,防止薯堆过热。而在立春前后,块茎正处于深休眠状态,呼吸弱、放出热量少,所以该期应防止外面冷空气进入窖内,避免块茎受冻。开春以后气温迅速升高,应防止外界热空气进入,避免块茎发芽,降低食用和种用价值。

    2. 湿度: 刚收获的种薯湿度大,薯堆内水汽量高。初期,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空气对流,以降低薯堆内温湿度。但当进入严冬季节,窖温逐渐下降,此时窖门气眼应全部封闭。最好在薯堆上覆盖一定厚度的草或其它秸秆,使其顶部的块茎较温暖,不致使其湿度过大而引起腐烂,而且覆盖物还可接受窖顶融化的霜水。窖藏期间湿度以80%~90%为最合适。

    3. O2和CO2的浓度:在块茎贮藏初期,需氧多,放出的CO2也多。因此应创造较好的通气条件,才不会引起缺氧和CO2的积累。但如果通气不良,就会引起薯块组织窒息而产生"黑心";CO2过多则会造成发芽率降低。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