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葡萄酒  白酒  茅台  黄曲霉毒素  荞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水产养殖:河蟹

   日期:2005-03-1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24    

  目录:河蟹的外形特征 河蟹的生活习性 河蟹的人工繁殖 蟹苗的培育 成蟹的养殖 蟹病防治




一、河蟹的外形特征
  河蟹的头部和胸部愈合在一起,组成头胸部,头胸部是河蟹身体的主要部分。背面盖有圆方形的背甲,称为头胸甲。头胸甲表面起伏不平,但左右对称,可以分为许多区域,这些区域暗示胸甲下各种主要内脏的位置,如胃、心、肠、肝、鳃等部位。前缘正中是蟹的额部,有4个齿突:前侧缘上也各有锐齿。腹部(脐)扁平,分7节,紧靠头胸产的腹面。腹部形状雌雄不同,雌的呈圆形,雄的呈三角菜。肛门开口在腹部的最末节上。额部两侧有一对有柄的复眼,其活动范围较大。有触角二对,第一对在口框上缘的前面,很短,下藏平衡器;第二对触角位于第一对的两,较长。触角基部的腹面有一排泄孔,孔外有一可以开闭的盖片。口器在口框上缘之下的正中部分,由三对肢体组成,内有两对小鹗和一对大鹗。胸部还有另外五对附肢。第一对为螯足,雄性较雌性的强大,掌节上着生绒毛,雄性的绒毛比雌性稠密,螯足用于取食、抗敌,第2-4对胸肢供走行,称为步足,其中最后两对较为扁平,而且前后缘上长有刚毛,有助于游泳。腹部的腹肢两性不同,雌性共有四对,其中内肢上有刚毛,是附着卵子的主要部分;雄性只有两对,变为交接器。雌性的一对生殖孔开口在腹甲第三节上,雄性的呈锥形囊形突起,位于腹甲第五节上。河蟹背面一般呈墨绿色,腹部灰白色。
二、河蟹的生活习性
  河蟹大都生活在江河、湖荡周围泥滩上的洞穴中。洞穴位置在高低水位之间,穴道呈管状,底端与外界不通,与地面约成10度的倾斜,穴道一般长20-80厘米,直径2-15厘米。河蟹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或洞穴中,晚上在弱光下才出来觅食。气温适当的时候活动频繁,当气浊降低时,体内剖析 陈代谢减弱,活动也减少,到冬季常潜伏在洞穴里,呈休眠状态;春暖后再开始活动,每年秋季繁殖盛大斯是活动最成的时间。河蟹 的步足长在体两侧,而步足的关节宜向下弯,因此,河蟹行动是横向斜行前进的。
  河蟹以嗅觉寻找食物,对食物有选择性,喜捕食鱼、虾、螺、蚌和谷物,特别喜欢动物腐烂的尸体。河蟹以大颚切断、磨碎食物,在胃里再进一步磨细,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混合,食物的养分由肠壁吸收。河蟹的消化能力是很强的。
  河蟹通常在淡水中生活二个秋龄,即达性成熟年龄,在秋季陆续沿江河迁向河口,开始生殖洄游。寒露前后,河蟹要脱壳一次,蜕壳前体小而甲壳微带黄色,被称之为“黄蟹”;蜕壳后个体显著增大,甲壳微呈墨绿色,称为“绿蟹”。霜降之后,一部分绿蟹进入河口咸淡水中交配产卵。带卵的雌蟹离开咸淡水区到海中生活,直到第二年晚春初夏,又回到河口,卵才孵出。完成繁殖的河蟹会陆续死亡。河蟹的幼体发育有明显的变态过程,每次变态和增长都在经过蜕皮,整个幼体发育的变态过程为:蚤状幼体约一个月左右经过5-6次蜕皮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溯江而上进入淡水河湖,经6-10天蜕皮一次变为第一期幼蟹;幼蟹每隔5天脱皮一次,经5-6次蜕皮,变得和成蟹相似。幼蟹每年5-6月溯河而上开始索饵洄游,秋季顺流而下进行生殖洄游,这二个洄游构成了每年长江口的“蟹”高峰。
  河蟹性好斗,同类相残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蜕壳蟹很容易受到敌害和同类的攻击、残食。
三、河蟹的人工繁殖
四、蟹苗的培育
五、成蟹的养殖
六、蟹病防治
  蟹病防治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每亩水面每次8-10公斤。
  (2)、发现病蟹、死蟹及时捞出,隔离。
  (3)、用硫酸锌泼洒,使水体达0.3ppm的浓度以预防纤毛虫病。
  (4)、发现聚缩虫病用高锰酸钾全区泼洒,使水体浓度达1ppm进行治疗。
  (5)、5-9月定期用抗菌素拌药饵投喂进行预防。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