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养模式
(一)、混养
鱼种混养的种类,一般采取中下层的草鱼、青鱼、鳊、鲂、鲤、鲫等与中上层的鲢、鳙以2~3种或4~5种鱼混养。其中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主体鱼),比例较大;其他鱼为配养鱼,比例较小。鱼种池混养的种类一般较食用鱼池塘少。因为鱼种培育要求生产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种,如混养种类过多,往往会造成各种鱼对所投的人工饵料(如油饼类、糠、麸等)严重争食,而难以达到出塘规格均匀健壮。
(二)、密养
混养与密养是相互联系的放养措施,密养是在混养的基础上实现的。
(三)、套养
在养殖成鱼的同时也培养鱼种。
二、以草鱼为主的成鱼驯化养殖
(一)、鱼池条件
成鱼池面积0.33~0.67公顷,最大不要超过l公顷,以免因投饵不均而造成出塘规格差异过大。鱼池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不渗漏,鱼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鱼池进捧水系统配套,平均每0.067公顷配备0.5千瓦增氧机。鱼种放养前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二)、水质要求
成鱼池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团头鲂对低氧很敏感,池中溶氧量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清晨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池水PH值在7~8之间。
(三)、放养模式
放 养 | 收 获 | |||||||
规格(克) | 尾数 | 重量(公斤) | 规格(克) | 毛产量(公斤) | 净产量(公斤) | 净增肉倍数 | 占净产(%) | |
草鱼 |
500 200 10 |
80 120 200 |
40 24 6 |
1500 1500 200~500 |
270 270 270 |
204 204 204 |
3.09 | 22.7 |
(四)、饲养管理
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青绿饲料(浮萍、黑麦草、苏丹草等)为辅。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25%以上。鱼体重30~80克时,料的粒径为1.5毫米;鱼体重80~200克时粒径为2.5毫米,鱼体重200~300克时,粒径为3.2毫米。除设投饵台外,还要在投饵台附近设置三角形或方形草框。按常规声响刺激方法进行驯化与投喂,2~3天即可应声上浮抢食。投喂坚持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7~9月份每天投喂 1~3次,其他月份每天投喂1~2次。把握住团头鲂于晴天中取前后和夜间很少摄食,傍晚摄食强度大(16~18时最大,可占日粮的40%~50%)的特点,加大早晨(9~10时)和傍晚(4~5时)的投喂量。日投饵量可占鱼体重的2%~3%。 养殖期间定期注排水调节水质,7~9月份每半月注水罐燃每次注水20~30厘米,并视天气和水质情况及时注排水,保持水质“活、嫩、爽”。每半月每0.067公顷用15~20乎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视池中溶氧情况,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缺氧浮头。鱼种下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养殖期间对青饲料要进行消毒,水生青草用10ppm的漂白粉、浮萍用5ppm的漂白粉消毒。每半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每隔10~15天,投喂土霉素药饵1次,以防止细菌性烂鳃病及肠炎病的发生。
三、以鲤鱼为主的成鱼驯化繁殖
(一)、成鱼驯化养殖应具备的条件
一)池塘 池塘规整,堤坝坚固,池底平坦保水力强,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面积以0.67~1.33公顷为宜。
(二)水潭 水量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pH值在7.5~8.5之间。
(三)水深 池塘蓄水深度1.5~2米。
(四)电源 备动力电,常停电的地方要备柴油发电机。
(五)增氧设备 每0.067公顷产量超过500千克以上时,要配备增氧机,平均每0.5公顷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一)清塘 放养鱼种前10天,必须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二)注水 清塘后及早注水,注入水深70~100厘米,浅水放鱼后再不断提高水位。
(三)鱼体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体消毒,可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或用10 ppm的高锰酸钾洗浴3~5分钟。
(三)、鱼种的放养
(一)放养时间 池塘水温达到5℃时,即可放养春片鱼种,一般在4月30日前结束。
(二)鱼种匀称 鲤鱼种以尾重100~150克为宜,鲢、鳙鱼种以尾重75~125克为宜,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
(三)放养模式 每0.067公顷产量350千克、500千克、750千克各品种放养比例、放养量及产量计划,出池时间为9月末。
(四)、驯化饲养管理
(一)投饵量预算 投饵量以预期达到的每0.067公顷吃食鱼产量和饵料系数计算出年需饲料的总量,即每0.067公顷年总投饵量=每0.067公顷吃食鱼产量X饵料系数。再按月分配投喂计划算出投饵量,按照表算出旬投饵量。日投饵量按旬投饵量的10%计算。(上表为鲤成鱼投饵量月份分配及日投喂次数,下表为鲤成鱼月投饵量逐旬分配表)
月份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月份分配占全年比例(%) |
10 |
15 |
30 |
30 |
15 |
日投喂次数 |
2~3 |
4 |
4 |
4 |
3~1 |
月份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上旬 |
20.0 |
30.0 |
31.1 |
36.7 |
46.7 |
中旬 |
33.3 |
33.3 |
33.3 |
33.3 |
33.3 |
下旬 |
46.7 |
36.7 |
35.4 |
30.0 |
20.0 |
(二)饵料营养要求与粒径 投喂鲤鱼配合颗粒饲料,饵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8%~33%。颗粒饲料的直径:鱼体重50~100克时,粒径需3毫米;鱼体重100~250克时,粒径为4~5毫米;鱼体重300克以上时,粒径5~6毫米。
(三)投喂方法 投喂驯化应在鱼种放养后立即开始,料台的设置及驯化方法与鱼种饲养相同。每次投喂30分钟左 右,不超过40分钟。如放养的是驯化鱼种,2~3天就形成大鱼群,放养一般鱼种的,一般要7天左右才能驯化成群。投喂时坚持“四定”的原则和“慢、快、慢”的投饵方法,鱼吃到八成饱时即停止投喂。日投饵量要根据水温、气候、鱼吃食情况增减。
(四)水质调节 主养鲤鱼的池塘透明度应控制在25~35厘米之间,鱼种放养后要经常加注新水,每7~15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5~25厘米,尤其是水温高的7月份和8月份,当透明度超出下限时,应排出老水1/3,补充1/3的新水。或每隔15天用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净化水质。
(五)增氧 增氧机的启用,应根据池塘水溶氧量来确定,保证池水溶氧量昼夜在5毫克/升以上。按照“三开二不开”的原则,及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中鱼密度大而缺氧。即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的清晨开机2~3小时,连绵阴雨天在半夜开机,阴天的白天不开机,晴天的傍晚不开机。另外,高温季节池水浮游动物多时,可采用0.5~lppm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控制浮游动物,使浮游植物繁生,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
(六)定期检查 每10~15天喂料时用捞子随机取样10~20尾,测定鱼的体长、体重,确定鱼的生长及鱼病情况,根据测定情况对投饵量及饲料粒径进行适当调整。
(七)巡塘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鱼病预防 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对水体消毒。在鱼病流性的季节投喂药饵预防细菌性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
四、以团头鲂为主的成鱼驯化养殖
(一)、鱼池条件
成鱼池面积0.33~0.67公顷,最大不要超过l公顷,以免因投饵不均而造成出塘规格差异过大。鱼池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不渗漏,鱼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鱼池进排水系统配套,平均每0.067公顷配备0.5千瓦增氧机。鱼种放养前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二)、水质要求
成鱼池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团头鲂对低氧很敏感,池中溶氧:量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清晨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池水pH值在7~8之间。
(三)、放养模式
每0.067公顷放尾重50克的团头鲂鱼种1000尾(不放与之争食的草鱼、鲤鱼),搭配150尾鲢鱼春片,50尾鳙鱼春片。当年可长到每尾重500克左右,每0.067公顷鱼产量可达500~600千克。每0.067公顷搭配200尾鲫鱼种,效益更佳。
(四)、饲养管理
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青绿饲料(浮萍、黑麦草、苏丹草等)为辅。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25%以上。鱼体重30~80克时,料的粒径为1.5毫米;鱼体重80~200克时粒径为2.5毫米,鱼体重200~300克时,粒径为3.2毫米。除设投饵台外,还要在投饵台附近设置三角形或方形草框。按常规声响刺激方法进行驯化与投喂,2~3天即可应声上浮抢食。投喂坚持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7~9月份每天投喂1~3次,其他月份每天投喂1~2次。把握住团头鲂于晴天中取前后和夜间很少摄食,傍晚摄食强度大(16~18时最大,可占日粮的40%~50%)的特点,加大早晨(9~10时)和傍晚(4~5时)的投喂量。日投饵量可占鱼体重的2%~3%。 养殖期间定期注排水调节水质,7~9月份每半月注水罐燃每次注水20~30厘米,并视天气和水质情况及时注排水,保持水质“活、嫩、爽”。每半月每0.067公顷用15~20乎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视池中溶氧情况,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缺氧浮头。鱼种下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养殖期间对青饲料要进行消毒,水生青草用10ppm的漂白粉、浮萍用5ppm的漂白粉消毒。每半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每隔10~15天,投喂土霉素药饵1次,以防止细菌性烂鳃病及肠炎病的发生。
五、以鳜鱼为主的成鱼养殖
1.养鳜池塘的选择
(1)环境 避风向阳,四周无高大树木环抱,远离工厂区、居民区,禁止人、畜、禽靠近,创造安静的养殖环境。 (2)池塘 成鳜养殖的池塘面积应为2000—6667平方米。太大,不易管理;太小,水质容易恶化,引起缺氧,致鱼得病。水深应保持在1. 5米以上。底质最好是砂质壤土,稍硬一 点好,没有淤泥或有厚度不超过5厘米的少量淤泥。最好是新挖鱼塘,老鱼塘放养前一定要清淤。 (3)水质 养殖用水要无污染,水质清新,透明度高。瘦 水更好,但要溶氧充足,酸碱度为中性或稍偏碱性,酸性水和含有机质丰富的水不用。 (4)植物 养鳜池塘要求瘦水,水中的浮游植物必然就少,所以就要求在池塘四周移植一些沉水植物,如鸭舌草、眼子菜、金鱼藻、轮叶黑藻等,利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另外,它们还能为鳜鱼提供隐蔽场所,便于捕食,又能消耗池底的肥料和有机质,使池水变清瘦。但是像菱角、芡实、睡莲、水鳖草、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漂浮和浮叶植物,都要彻底铲除。它们大量生长后,将会盖满水面,造成鳜鱼缺氧浮头,也影响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移植沉水植物的池塘,则耍保持池塘适当肥度,繁殖 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 (5)养鱼设备 养鳜池塘要配备增氧机,要有进排水设 备,可随时进、排水,要求进、排水沟渠畅通无阻,进、排水沟渠 内口要安装拦鱼栅或拦鱼网,防止鱼随进、排水逃跑。 彻底铲除。它们大量生长后,将会盖满水面,造成鳜鱼缺氧浮头,也影响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 没有移植沉水植物的池塘,则要保持池塘适当肥度,繁殖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 (5)养鱼设备 养鱼池塘要配置增氧机,要有进水设备,可随时进、排水沟渠内口要安装拦鱼网栅或拦鱼网,防止鱼随进,排水逃跑。
2.养鳜池塘的准备
鳜鱼鱼种进塘前,成鳜池要进行修整和清塘。 (1)修整 主要工作有挖出过多淤泥,暴晒池底1周以上,加固池埂,清除池埂上杂草,疏通进、排水渠道,安装拦鱼栅(或网),移植沉水植物,蓄水。 (2)清塘 池塘清塘要在修整中间穿插进行。清塘有干池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式。清塘药物有漂白粉和生石灰两种,一般多使用生石灰。干池清塘是先将水排至5~10厘米深,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人小坑内,加水化开后,不等冷却即向四周均匀泼洒,边缘和池中心都要泼洒到。为了提高效果,第二天用铁耙将塘底淤泥耙动一下,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干池清塘不要把水完全排干。带水清塘通常在水源不便和无法排水的池塘采用。先在池边及池角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人坑中,让其吸水化开,不等冷却即向池中泼洒。或者将生石灰放入大木盆等容器中化开,操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石灰浆泼洒全池。 生石灰清塘的单位用量是:干池清塘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水深l米)清塘每667平方米用生石125~150千克。但各地实际上单位用灰量出入很大。清塘后l周水深加至1.5米以上备用。
3.放 养
(1)放养规格 成鱼池投放的鳜鱼鱼种大多是第二年的鱼种,规格有体长5~6厘米(体重1克)的,有体长7~8厘米 (体重4.5克)的,有体长10~12厘米(体重40克)的,有体长15~25厘米(体重50~100克)的。另外,还有放养当年夏花鱼种(体长3厘米左右,体重0.5克左右)当年养成商品鱼的。 (2)放养密度 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体长5~6厘米的鳜鱼鱼种1000~1200尾,体长7~8厘米鳜鱼鱼种800~1000尾,体长10~12厘米鳜鱼鱼种500尾左右。如果是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水源又特别充足,池塘是新挖鱼塘,饵料鱼充足,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400~500尾。否则,要减少放养密度。 (3)放养 鳜鱼鱼种入池要在清塘后8~9天。入池前,放几尾小鱼(试水鱼)入池,测试清塘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小鱼活动正常,说明毒性消失,即可放鱼。否则,要缓放。 鳜鱼鱼种入池前要用2%~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入池时,工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池水轻轻泼进盛鱼容器,待水温与池水相差不多时,倾倒容器,将鱼种轻轻用容器推离开来。放养时要在池塘的上风头。
4.投 喂
鳜鱼养殖要投喂活的饵料鱼,一般饵料系数是5~6,就是说鳜鱼每长0.5千克肉要吃掉2.5~3千克饵料鱼;养殖鳜鱼每年需要的饵料鱼量的计算方法是:计划出售时商品鳜的个体重量,减去放养时鳜鱼种的个体重量,得出每尾鳜鱼在饲养过程中新增加的个体重,然后乘以放养的鳜鱼总尾数,乘以鳜鱼种饲养的成活率(90%~95%),再乘以饵料系数(5~6), 就得出全年所需饵料鱼的总重量。 饵料鱼的来源很广,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用刺网、迷魂阵、撒网捕捞小野杂鱼,也可以每天一大早到湖边、水库边收购渔民捕获的各种小杂鱼,还可以大批量繁殖培育鲢、鳙、鲮等鱼苗作鳜鱼的饵料鱼。鳜鱼养殖场为了提供充足、优质的饵料鱼,一般都会三管齐下,多方筹措饵料鱼。如果仅靠人工培育饵料鱼,一般每667平方米鳜鱼池需要3333平方米的配套饵料鱼培育池。 鳜鱼喜欢的饵料鱼要求是体形较长,背鳍、臀鳍、胸鳍无鳍棘,全长为鳜鱼全长的50%以下。成鳜池放养的1龄鳜鱼种,最好投喂夏花或秋片饵料鱼种,放养的夏花鳜鱼种,最好投喂体长1.5厘米的饵料鱼苗。 在天然水域,鳜鱼在傍晚和清晨出太阳之前摄食最多。它的眼睛适合夜视,因此它的摄食活动主要在夜晚。人工养殖中 投饵时间应安排在上午旭日东升之前、下午日落西山之后,并且下午的投饵量应该超过上午投饵量的2倍以上。 养殖期间每天的饵料鱼投喂量随水温的高低而变化。一般规律是春少、夏多、秋饱、后渐减。在不同的水温中,鳜鱼的摄食率不同。对当年鳜鱼鱼种检测得知:水温25℃~30℃,摄食率为20%~30%;水温20℃~25℃,摄食率为15%~20%;水温18℃~20℃,摄食率为5%~10%。对1龄鱼种检测得知:水温25℃~30℃,摄食率为10%~15%;水温25℃ 以下,摄食率为8%~10%。通过测量水温,估计鳜鱼的摄食率,然后乘以池塘内鳜鱼的总体重,就得出鳜鱼的日投饲量。在冬季低温期,鳜鱼不停食,只要水面不结冰,仍要少量摄食。 投喂时,地点要固定,面积较大的池塘可以设几个投喂点。投喂时,可以一边喂一边用嘴发出同一种声音,或者用瓢轻敲盛饵料鱼的容器边,让鳜鱼形成条件反射,集中摄食。不要用吹哨子的方法,以免刺激鳜鱼。 鳜鱼不但喜欢吃活饵,而且对饵料有较强的选择性。不论大小,鳜鱼都喜欢吃体形长、无硬棘、个体小的饵料鱼。所以投喂时,如果把饵料鱼不分规格一起投喂下去,个体大的鳜鱼就会抢着把小型的、易吞的饵料鱼吃掉,剩下的较大的、不易吞食的大鱼,个体小的鳜鱼又吃不下去。久而久之,势必造成鳜鱼个体大小两极分化。大的抢食能力强,越来越大;小的吃不到适口饵料,越来越小。因此投喂时,要按一定顺序投喂:先投虾类,后投鱼类。鱼类中,先投个体大、体形高的鱼类(如鲤、鲫、鲂、鳊),后投个体小、体形长的鱼类(如麦穗鱼、泥鳅、缎虎鱼、小草鱼等)。
5.日常管理
(1)养殖环境 鳜鱼虽然是以鱼虾为食的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但是它的胆子很小,对意外的干扰很敏感,像人喊马嘶、往水里扔石头、有人下水洗澡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刺激,严重影响其摄食。因此,鳜鱼养殖期间,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禁止闲人和畜、禽接近养鱼池,尤其不许鸭、鹅下水,对翠鸟要采用各种方法驱赶。 (2)水质管理 鳜鱼养殖成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要有优质的水,二要有优质的饵料鱼。在日常管理中,要把水质调控摆在第一位。为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要勤换水,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换水不便的池塘,要配备增氧机,适时开机增氧。开增氧机的规律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水体大开机时间长,负荷水体小开机时间短。 (3)鱼病防治 要采取综合防病措施,预防鳜鱼发生疾病。从鱼苗入池时起,就严格各种消毒措施,完善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平时还要注意药物预防,每隔10~15天用药全池泼洒1次。常用药物有福尔马林、孔雀石绿、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和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各种药物交替使用,防病效果更好。 (4)适时起捕 当发现部分鳜鱼达到预期的商品规格时,可先行起捕上市,这样可减轻成鱼池的负担。由于鳜鱼胆小易受惊,受惊后常将身体平贴池底,因此拉网法起捕率很低,一般不用。少量上市时,可在岸边徒手捕捉栖息于洞穴的商品鳜,或采用撒网的方法起捕,或下单层丝网起捕。养殖后期用干池起捕法。 (5)加强巡塘 池塘主养商品鳜要安排专人负责,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早晨巡塘要观察鳜鱼是否浮头,池内是否有足够饵料鱼供鳜鱼摄食,扣饵料鱼数量较少,则要增加饵料鱼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如发现浮头,则要开增氧机或加注新水。中午巡塘要观察水色、透明度和天气状况;水色过浓要冲水,透明度低于40厘米要冲水,天气闷热也要适当冲水或开增氧机。傍晚巡塘主要是观察鳜鱼摄食情况,是否游动活泼,摄食积极;如果发现有不摄食、离群独游的个体,要及时捞出,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制止类似情况蔓延。夏季高温季节,凌晨1时左右要增加1次巡塘,防止缺氧泛塘,必要时半夜就要开增氧机或冲入新水,直到第二天凌晨太阳出来为止。 (6)防盗防偷 由于鳜鱼比较名贵,市场上售价比较高,致使很多利欲熏心之徒会趁月黑风高的晚上偷鱼盗鱼。而鳜鱼又最容易被刺网捕获,所以在饲养期间,要注意做好防偷防盗工作,尤其是在每天夜里安排专人值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