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鱼培育
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可以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培育出成熟率高的优质亲鱼,这是家鱼人工繁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人工繁殖的效果。
(一)亲鱼的来源及选择
1.亲鱼的来源 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在不同来源的群体中对雌雄亲鱼分别进行选留,同时注意选用性成熟个体时年龄不能太大。此外从养殖水体或天然水域捕捞商品鱼时选留的种用亲鱼,有必要在亲鱼培育池中专池培育一段时间,至第二年再催产效果较好。
2.亲鱼的选择
(1)雌雄鉴别 鉴别四大家鱼雌雄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从胸鳍上来区别。
(2)成熟年龄和体重 我国南北各地家鱼成熟年龄有较大差异,一般规律是:南方成熟较早,个体较小;北方成熟较迟,个体较大;雄鱼较雌鱼早熟一年。
(3)雌雄搭配比例 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 1:1~1.5,即雄鱼略多于雌鱼。
(青、草鲢、鳙雌雄特征比较)
|
鲢鱼 |
鳙鱼 |
草鱼 |
青鱼 | ||||
雄鱼特征 |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特别在第一鳍条上明显的生有一排骨质的细小栉齿,用手抚摸,有粗糙、刺手感觉。这些栉齿生成后,不会消失。 |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 |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缘各生 |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 |
1.胸鳍鳍条较 |
2.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胸 |
3.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 |
基本同草鱼。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 |
雌鱼特征 |
1.只在胸鳍末梢很小部分 |
2.腹部大而柔软,泄殖孔常 |
1.胸鳍光滑,无割手感觉。 |
2.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常 |
1.胸鳍鳍条较细短,自然张 |
2.一般无追星,或在胸鳍上 |
3.腹部比雄体膨大而柔软,但比鲢、鳙雌体一般较小。 |
胸鳍光滑,无追星 |
池养鲢、鳙、青、草鱼成熟的年龄和体重
种类 |
华南(广东、广西) |
华东、华中(江、浙、两湖) |
东北(黑龙江) | |||
年龄 |
体重(公斤) |
年龄 |
体重(公斤) |
年龄 |
体重(公斤) | |
鲢 |
2~3 |
2左右 |
3~4 |
3左右 |
5~6 |
5左右 |
鳙 |
3~4 |
5左右 |
4~5 |
7左右 |
6~7 |
10左右 |
草 |
3~4 |
4左右 |
4~5 |
5左右 |
6~7 |
6左右 |
青 |
- |
- |
5~7 |
15左右 |
8以上 |
20左右 |
(二)亲鱼培育池
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不能有工业污染。阳光充足,距产卵池、孵化场不能太远。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2米,长方形为好,池底平坦,以便管理和捕捞。草、青鱼亲鱼池的池底最好无淤泥。
2.亲鱼培育池的清整 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按常规方法处理即可,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淤泥,平整加固池坎,清除野杂鱼,鱼池消毒杀灭病原体等。
(三)亲鱼放养的密度
亲鱼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以重量计算,亩放养100~125公斤。一般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它亲鱼,以充分利用池塘的食料生物,草鱼和鳊、鲂鱼类有清除杂草,使水质肥沃的作用。任何一种亲鱼池中不宜搭养鱼种,否则会互相争夺饲料和氧气,影响亲鱼性腺发育。(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亲鱼种类 |
每 亩 放 养 数 |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
青鱼 |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
草鱼 |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
鲢鱼 |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
鳙鱼 |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 |
(四)亲鱼培育的方法
1.鲢、鳙亲鱼的培育 鲢、鳙鱼都是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如何保持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含量是鲢、鳙亲鱼培育的关键。鲢鱼主要吃浮游植物,人粪尿的合理施放能有效地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而鳙鱼是主食浮游动物的鱼类,施肥应以牛粪为主,因为牛粪对浮游动物的繁殖十分有利。
在亲鱼下池前可根据底泥多少,水质肥瘦及肥料浓淡等情况施300~500公斤/亩的底肥,当浮游生物大量产生时放入亲鱼。以后根据水质情况一般每月施4~6次追肥,总量为400~600公斤/亩。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
秋冬季节是亲鱼育肥和性腺发育积累物质的关键时期。入冬前注意让亲鱼吃好吃饱,尽可能育肥,因此要加强施肥,使水质较浓。入冬后水位可加深些。以保持水温,少量施肥以保持水的肥度,天气晴暖时还可按鱼体重1%~2%的量投喂些精饲料。
春季是亲鱼性腺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除了施肥量应适当增加外,还需投喂精饲料。催产前半个月到20天可经常冲注新水,以促进性腺发育,并可同时降低施肥量。
产后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由于亲鱼体质较弱,易感染疾病,耐氧能力降低,再加上水温较高,容易浮头死亡,因此应多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施肥应量少次多,适量加喂精饲料。
2.草亲鱼的培育 草鱼喜欢清瘦水质,水质不宜过肥,因此草亲鱼的培育关键是饲料投喂技术及定期冲水保持水质清新。
秋冬季节主要任务是让亲鱼育肥和冬季保膘,前期投喂以青饲料为主,配以少量精饲料。日投喂量,青饲料约占体重的30%~50%,精饲料约占体重的2%~3%。入冬前随着水温降低,草源枯竭,则以喂精饲料为主,投喂量逐渐减少。南方地区在整个冬季,尤其是天气晴朗时,应适量投喂些精饲料和青饲料。北方地区水温较低可不投喂,但要注意封冻引起池水溶氧降低。
进入春季,应加大换水量,经常冲注新水,水位降低到1米左右,以提高水温。水温回升后,鱼类摄食日渐旺盛,性腺处在大生长发育时期,应投足食物。3月份可投喂少量豆饼、麦芽、谷芽,投喂量约为体重的1%~2%,并逐渐转为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投喂方式。青饲料的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40%~60%,喂一些莴苣叶之类的青饲料对性腺发育有利,精饲料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2%~3%。产前一个半月左右,过渡到全部投喂青饲料,以防止积累过多脂肪,影响催产效果。冲注水次数可由每周一次开始,逐渐过渡到了3~5天一次,到临产前可每天冲一次水,每次冲水3~5小时,以促使性腺发育成熟。如果草亲鱼摄食量明显减少或停食,则显示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可以人工催产了。产后的一个月左右是草亲鱼体质恢复期,这时应保持清新的池水,并经常加注新水。刚催产完的亲鱼可投喂少量新鲜嫩草和精饲料,以后再根据亲鱼摄食情况逐渐增加投饵量,并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
3.青亲鱼的培育 青亲鱼一般搭养在其他亲鱼池中,青鱼的投喂注意以螺、蚬、蚌肉为主,辅以配合饲料,豆粕等精饲料。投喂量以当天吃完为度,不宜多喂,吃剩的饲料要捞出,防止水质败坏。青鱼也喜清新水质,故要注意经常冲水,以保持水质良好,促使性腺发育,产前一个月可每天冲水2~3小时。
二、产卵孵化设施
(一)产卵池
1.地址选择 应靠近水源和亲鱼及孵化设施,最好能利用水位高低落差取水,以节省动力和防止断水事故。另外交通要方便,排水口不被洪水淹没。
2.产卵池的设计 家鱼产卵池主要摸拟江河天然产卵场的流水条件,包括产卵池,集卵池和排灌设施。产卵池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用得最多的一般为圆形产卵池。产卵池面积 50~100平方米,一般为砖水泥结构。
圆形产卵池直径8~10米,池底由四周向中心倾斜,一般中心较四周低10~15厘米。池深1.5~2米左右,池底中心设方形或圆形出卵口一个,上盖拦鱼栅,出卵由暗道引入集卵池。墙顶每隔1.5米设稍向内倾斜的挂网杆插孔一个。集卵池一般为长2.5米,宽2米的长方形,其底一般较产卵池底低25~30厘米。在集卵池尾部设溢水口一个,底部设排水口一个,最好由阀门控制排水。集卵池墙一边设阶梯3~4级,每一级阶梯设排水洞一个,可采用阶梯式排水。集卵网与出卵暗管相联,放置在集卵池内,以收集鱼卵。进水管一个,直径15~20厘米,与池壁切线成40度角左右,进水口距墙上缘40~50厘米。进水设有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以便调节流速等,要求冲水形成的水流不能有死角,同时池壁要光滑,便于冲卵。
(二)孵化设施
孵化设施和种类很多,生产上常用的有孵化桶(缸)、孵化环道及孵化槽等。孵化工具的基本原理是造成均匀的流水条件,使鱼卵悬浮于流水中,在溶氧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流中翻动孵化,因而孵化率均较高(80%左右)。一般要求壁光滑,没有死角,不会积卵和鱼苗。每立方水可容卵100~200万粒。
1.孵化环道 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是一种大型孵化设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使用,按环数又可分为单环型、双环型、三环型等几种。一般认为椭圆形环道比圆型好,因其减少了水流循环时的离心力,从而减少了环道的内壁死角。整个环道孵化系统由蓄水池、环道、过滤窗、进水管道、排水管道、集苗池组成。(见下图左侧)
(1)蓄水池 主要为了保证孵化用水的流量、流速及水质,因此与孵化环道要有1米以上的水位落差,孵化用水需过滤(70目筛绢),使得无剑水蚤等敌害生物。
(2)环道 每环的宽度一般为80厘米,深1~1.2米,底部呈弧形。
(3)过滤窗 是为了防止卵和苗溢出及保持环道水位之用。过滤窗为长方形,装有50目过滤筛绢,窗向外倾斜,以便洗刷。过滤窗的总面积与放卵密度、流量、筛绢孔径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应大于0.06平方米每立方米环道水体积。常见的圆形环道用50厘米X30厘米的过滤窗,内环8个,外环14个;椭圆形环道用120厘米X70厘米的过滤窗每环4个。
(4)进水管道 全部为埋在地下的暗管,半径100~150毫米,用瓷管或镀锌钢管。管道按各环走向每隔1.5~2米设一鸭嘴形的喷头,喷水管田为25毫米左右,安装时离池底地面5~10厘米,向环道内壁切线方向喷水,使水环流,不形成死角。
(5)排水管道 田比进水管道大一些,也是埋在地下的暗管。孵化水由过滤窗、溢水口。暗沟和跌水孔进入排水管。排水管同时与每环的出苗口相联,并直接通集苗池。
(6)集苗池 主要是排水和集苗的过水池,可挂设集苗网。
2.孵化桶 适用于小批量的鱼卵孵化,一般由白铁皮或塑料制成。可容200~400公斤水,每100公斤水可孵20万粒卵。具有放卵密度大、孵化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3.孵化缸 是小规模人工繁殖鱼苗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孵化工具。一般用普通水缸改制而成,要求缸形圆整,内壁光滑。以容水量200公斤左右为宜。可按每100公斤水放卵10万粒孵化。
三、人工催产
(一)常见催产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催产剂主要有三种,即鱼类脑垂体(简称垂体或Po),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绒膜激素或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类似物或LRh~a),此外,还有一些提高催产效果的辅助剂,如多巴胺排除剂(RES)、多巴胺拮抗物(Dom)。
1.脑垂体(Pg) 一般为自制,多用鲤鱼脑垂体。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性成熟鱼类脑垂体中含有的促性腺激素,主要为促黄体素(Lh)和促滤泡激素(fSh)。将它的悬浊液注入鱼体后,其中的滤泡激素可促使精卵进一步发育成熟,促黄体素进一步促使鱼发情产卵。用脑垂体催产有显著的催熟作用。在水温较低的催产早期,或亲鱼一年催产两次时,催产效果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好,但若使用不当常易出现难产。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一般为市售成品,商品名称为“鱼用(或兽用)促性腺激素”。为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热易失活,使用时现配现用。它是从孕妇尿中提取的,主要成份是促黄体激素(Lh),主要作用是促进亲鱼排卵,也有一定的促性腺发育作用。这种激素催熟作用不及垂体和释放激素类似物,对鲢、鳙催产效果与脑垂体相同,催产草鱼时,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为市售成品,是人工合成的,目前市售的商品名称叫鱼用促排卵素2号 (LRh-a2)和鱼用促排卵素3号(LRh—a3)。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阳光直射会使其变性。它不象垂体和绒毛膜激素那样直接作用于性腺,而是作用于鱼类脑垂体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一步促使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它对主要养殖鱼类的催熟催产效果都很好,草鱼效果最好。对已催产过几次的鲢、鳙鱼效果不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脑垂体,对鲤、鲫、鲂、鳊等鱼类的有效剂量也较草鱼大。它还具有副作用小,可人工合成,药源丰富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的催产剂。
(二)常用催产用具
1.亲鱼网 用于在亲鱼池捕亲鱼,要求网目不能太大,2~3厘米即可,且材料要柔软较粗,以免伤鱼。网的宽度一般为6~7米,长度一般为亲鱼池宽的1.4倍左右,设有浮子和沉子。用于产卵池的亲鱼网可不设浮子和沉子。
2.亲鱼夹和采卵夹 亲鱼夹是提送及注射亲鱼时用的,采卵夹为人工授精时提鱼用的。两种夹规格完全相同,只是采卵夹在夹的后端开了一个洞,使亲鱼的生殖孔露出来,以使3.其他工具 注射器(1毫升、5毫升、10毫升)、注射针头(6、7、8号)、消毒锅、镊子、研钵、量筒、温度计、秤、托盘天平、解剖盘、面盆、毛巾、纱布、药棉等。(左为亲鱼夹,右为采卵夹)
(三)催产期的确定
亲鱼的性腺发育是随着季节、水温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性腺成熟到开始退化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亲鱼的催产期,这一时期之前或之后催产都不能成功。
决定催产期的主要因素是水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变化差异较大,所以催产期也不同。长江中下游一般在5月初到6月中旬,华南约早一个月,华北约迟一个月左右,东北地区则更晚。同一地区,也会因地理环境、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海拔高的地方比海拔低的地方晚一些,水库中的亲鱼比池塘培育的亲鱼晚一些。
由于最佳催产期持续的时间都不长,过了这个时期,性腺就开始退化。水温过高和多次拉网都能加速鱼的性腺退化,因此最佳催产期需准确把握。在实践中可结合下列因素来进行判断:
(1)气候及水温变化:天气睛好,气温回升就快,当早晨最低水温能持续稳定在18℃以上,就预示催产期到来。
(2)亲鱼食量明显减退,甚至不吃东西,便是性腺成熟的表现。
(3)有选择地拉网检查亲鱼性腺发育情况,如雄鱼有精液,雌鱼腹部饱满,水温适宜时即可催产了。
四大家鱼中一般鲢、草鱼催产期稍早,鳙鱼次之,青鱼最晚。此外,已多次成熟的鱼,催产期可能提前,初产鱼催产期则较晚。
(四)催产亲鱼的选择
1.催产用雄亲鱼的选择标准 从头向尾方向轻挤腹部即有精液流出,若精液浓稠,呈乳白色,入水后能很快散开,为性成熟的优质亲鱼;若精液量少,入水后呈线状不散开,则表明尚未完全成熟,若精液呈淡黄色近似膏状,表明性腺已过熟。
2.催产用雌亲鱼的选择标准 鱼腹部明显膨大,后腹部生殖孔附近饱满、松软且有弹性,生殖孔红润。使鱼腹朝上并托出水面,可见到腹部两侧卵巢轮廓明显。在鲢、鳙亲鱼能隐约见其肋骨,如此时将尾部抬起,则可见到卵巢轮廓隐约向前滑动;在草亲鱼可见到体侧有卵巢下垂的轮廓,腹中线处呈凹陷状。
采用挖卵观察,可更准确地判断亲鱼成熟的程度。将挖卵器轻轻插入亲鱼生殖孔,然后偏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几圈抽出,便可得到少量卵粒。若挖卵器在靠近生殖孔就能得到卵粒,且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光泽好、易分散,大多数卵核已极化或偏位,则表明雌亲鱼性腺发育进入最佳催产期。若亲鱼后腹部小而硬,卵巢轮廓不明显,生殖孔不红润,卵粒不易挖出,且大小不整齐,不易分散,则表明性腺成熟度不够。反之,若亲鱼腹部过于松软,无弹性,卵粒扁塌或呈糊状,则表明亲鱼性腺已退化。这里需说明的是青鱼雌鱼往往腹部膨大不明显,只要略感膨大,有柔软感即可。还要注意检查草亲鱼时,需停食2—3天,以免过食后形成假象。
3.亲鱼选择与雌雄配比 生产上,一般早期选择比较有把握的亲鱼催产。中期水温等条件适宜了,只要一般具有催产条件的亲鱼都可进行催产。接近繁殖季节结束时,只要是未催产而腹部有膨大者,均可催产。同时,雌雄比的选择应为雄鱼略多于雌鱼。生产上在同时催产几组亲鱼时,可按1:1配好后再多加一条雄亲鱼,以提高催产效果及受精率。
(五)注射催产剂
注射催产剂可分为一次注射、二次注射,青亲鱼催产甚至还有采用三次注射的。亲鱼成熟很好,水温适宜时通常可采用一次注射,但一般来讲两次注射法效果较一次注射法为好,其产卵率、产卵量和受精率都较高,亲鱼发情时间较一致,特别适用于早期催产或亲鱼成熟度不够的情况催产,因为第一针有催熟的作用。两次注射时第一次只注射少量的催产剂,若干小时后再注射余下的全部剂量。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6~24小时,一般来讲,水温低或亲鱼成熟不够好时,间隔时间长些,反之则应短些。
1.注射剂量(见表常用催产激素的剂量)
品种 |
单 一 使 用 剂 量 |
混 合 使 用 剂 量 | ||||||||||
Pg(毫克) |
hgg(国际单位) |
LRh-a(微克) |
LRh-a3(微克) |
a型(鱼用单位) |
b型(鱼用单位) |
高效1号(毫克/微克) |
高效2号(毫克/微克) |
Pg(毫克) |
hgg(国际单位) |
LRh-a(微克) |
LRh-a3(微克) | |
草鱼 |
4~5 |
|
10~15 |
10~15 |
|
|
RES:5+ |
Dom:3~5+ |
1~2 |
|
10 |
|
|
10 | |||||||||||
|
200~500 |
10 |
| |||||||||
|
10 | |||||||||||
鲢鱼 |
4~5 |
1000~1200 |
|
|
1~2 |
|
RES:5+ |
Dom:3~5+ |
1 |
|
10~20 |
|
|
10~20 | |||||||||||
|
500~600 |
10~20 |
| |||||||||
|
10~20 | |||||||||||
鳙鱼 |
4~6 |
1200~1500 |
|
|
|
1~2 |
RES:5+ |
Dom:3~5+ |
1.5 |
|
10~20 |
|
|
10~20 | |||||||||||
|
500~600 |
15~20 |
| |||||||||
|
15~20 | |||||||||||
青鱼 |
5~6 |
|
|
|
|
|
|
|
3~4 |
|
15~30 |
|
|
15~30 | |||||||||||
|
800~1200 |
15~20 |
| |||||||||
|
15~20 |
(1)对成熟较好的亲鱼第一针剂不能随意加大,否则易导致早产;
(2)雄鱼若成熟较好也可不打第一针;
(3)一般来讲,一次注射与两次注射剂量相同;
(4)早期水温较低时催产,或亲鱼成熟不太充分时,剂量可稍稍加大;
(5)经多次注射催产剂催产,或以前用剂量一直较高,或亲鱼年龄较大,应适当增加剂量;
(6)不同种类的亲鱼对催产剂的敏感性有差异,一般草鱼、鲢鱼较敏感,用量较少,鳙鱼次之,青鱼在四大家鱼中剂量用量最大;
(7)绒毛膜激素用量过大会引起鱼双目失明、难产死亡等副作用,因此需加以注意;
(8)用释放激素类似物或绒毛膜激素催产时,加适量的垂体,催产效果更好。
2.配制注射液
注射用水一般用生理盐水(0.7%的氯化钠液),医用注射用水,蒸馏水,也可用清洁的冷开水配制。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激素均为易溶于水的商品制剂,只需注人少量注射用水,摇匀充分溶解后再将药物完全吸出 并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即可。垂体注射液配制前应取出垂体放干,再在干净的研钵内充分研磨,研磨时加几滴注射用水,磨成浆糊状,再分次用少量注射用水稀释并同时吸人注射器,直至研钵内不留激素为止,最后将注射液稀释到所需浓度。
配制注射液时还需注意:
(1)一般即配即用,以防失效,若一个小时以上不用应放入4℃冰箱保存。
(2)注射液需略多于总用量,以弥补注射时和配制时的损耗。
(3)稀释剂量以便于注射时换算为好,但一般应控制在每尾亲鱼注射剂量不超过5毫升为准。
3.注射
注射前用鱼夹子提取亲鱼称重,然后算出实际需注射的剂量,就可进行注射。注射时,一人拿鱼夹子,使鱼侧卧,露出注射部位,另一人注射。注射器用5毫升或10毫升或兽用连续注射器,针头6号~8号均可,用前需煮沸消毒。注射部位有下列几种:
(1)胸腔注射 注射鱼胸鳍基部的无鳞凹陷处,注射高度以针头朝鱼体前方与体轴呈45~60度角刺入,深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不宜过深,否则会伤及内脏。
(2)腹腔注射 注射腹鳍基部,注射角度为30~45度左右,深度为1~2厘米。
(3)肌肉注射 一般在背鳍下方肌肉丰满处,用针顺着鳞片向前刺人肌肉1~2厘米进行注射。
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并用碘酒涂擦注射口消毒,以防感染。注射中若亲鱼挣扎骚动,应将针快速拔出;以免伤鱼。
4.注射时间
生产上,为了控制鱼在早上产卵,以利工作,应根据天气,水温和效应时间,确定注射时间。一般一次性注射多在下午进行,次日清晨产卵。两次注射时,则根据第二次注射的时间,一般第一针在早上9时左右进行,第二针在当日下午6—8时进行。日温差较大的地区可向后移1—3小时,以便产卵时水温较高。
(六)效应时间
亲鱼注射完催产剂后(两次或三次注射从最后一次注射完成算起)到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叫效应时间。效应时间根;据不同情况从几小时到20几小时不等。效应时间的长短主要由水温决定,水温高效应时间就短,反之则较长。一般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效应时间短。水温和注射次数与效应时间的天系。一般垂体效应时间比绒毛膜激素短,绒毛膜激素又比类似物短。通常鳙鱼效应时间最长,草鱼效应时间最短,鲢鱼和青鱼效应时间相近。
水温(℃) |
第一针注射到第二针注射相隔时间(时) |
第二针注射到开始发情的间隔时间(时) |
第二针注射到产卵和适宜人工授精的时间(时) |
20~21 |
10 |
10~11 |
11~12 |
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在激素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效应时间,产生性兴奋现象,雄鱼追逐雌鱼,这即是发情。开始时不激烈,比较缓慢,以后逐渐加快,使水面形成明显的波纹和漩涡,激烈时甚至能跃离水面。一般草、鲢鱼较青、鳙鱼明显。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必须有专人值班,密切注意鱼的动态。一般在发情前2小时开始冲水,发情约半小时后便可产卵,若产卵顺利,一般可持续2小时左右。受精卵在水流的冲动下,很快进入集卵箱,当集卵箱中出现大量鱼卵时,应及时捞取鱼卵,经计数后放入孵化工具中孵化,以免鱼卵在集卵箱中沉积导致窒息死亡。产卵结束,可捕出亲鱼,放干池水,冲放池底余卵。
亲鱼产卵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如下:
1.全产 雌鱼腹部已空瘪,轻压腹部仅有少量卵粒及卵巢液流出。这是最正常的结果。
2.半产 雌鱼腹部稍许缩小,但未空瘪。若此时轻压腹部有较多卵了流出,过说明雌鱼卵已完全成熟,未产原因可能是雌鱼成熟度差或个体太小,或亲鱼受伤较重,或水温太低等原因所致。若轻压鱼腹只有少量卵子流出,这说明鱼卵尚有相当部分未成熟,这可能是雌鱼成熟度较差,或催产剂量不足,遇此情况可将亲鱼放回产卵池,过一会它可能会再产。
3.难产 一般又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1)雌鱼腹部变化不大,轻挤鱼腹无卵粒流出。原因可能是催产剂有问题或未将催产剂注入鱼体,遇此情况可再另行催产。也可能是亲鱼成熟度太差,遇此情况可再送回亲鱼池重新培育后催产。还可能是性腺过熟后严重退化,遇此情况应放人产后亲鱼池中与产后亲鱼一起培养。
(2)雌鱼腹部明显膨大,轻挤鱼腹无卵粒,但有混浊液体或血水流出。取卵检查,可见卵无光泽,无弹性,易与容器粘连。这可能是卵巢组织已退化,并由于催产剂的影响而吸水膨胀。这种鱼很易发生死亡,需放人清新水体精心护理。
(3)卵子在腹内过熟并糜烂,这可能是由于雌鱼生殖孔不肛或亲鱼严重受伤,也可能是雄鱼太差或环境条件不适所致。
(八)人工授精
用人工方法采取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即叫人工授精。进行人工授精需密切注意观察发情鱼的动态,当亲鱼发情至高潮即将产卵之际,迅速捕起亲鱼采卵采精,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1.干法人工授精 将普通脸盆擦干,然后用毛巾将捕起的亲鱼和鱼夹上的水擦干。将鱼卵挤入盆中,并马上挤入雄鱼的精液,用羽毛搅动,使精卵混匀,再加少量清水拌和,静置2~3分钟,慢慢加入半盆清水,继续搅动,使其充分受精,然后倒去浑浊水,再用清水洗3~4次,待卵膜吸水膨胀后移人孵化器中孵化。2.湿法人工授精 脸盆内装少量清水,由两人分别同时将卵和精液挤入盆内,并由另一人同时用羽毛轻轻搅动或摇动,使精卵充分混匀,其他同干法人工授精。 3.半干法人工授精 将精液先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与挤出的卵混合的授精方法。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干法人工授精,值得注意的是亲鱼精子在淡水中存活的时间极短,一般在半分钟左右,所以需尽快完成全过程。
(九)鱼卵计数法 1.体积法 用容器量出鱼卵的总体积,再测出单位体积的鱼卵数,用总体积乘以单位体积的鱼卵数即可。此法注意:防止水不均匀引起的鱼卵密度的变化,若卵已开始吸水,则应待充分吸水膨胀后再测定。
2.重量法 用雌鱼产卵前后的重量之差作为雌鱼的产卵量,再乘以单位重量的卵粒数。一般按草、鲢鱼未吸水卵700~750粒/克,鳙鱼未吸水卵600~650粒碗计算。
(十)产后亲鱼的护理
亲鱼产卵后体质十分虚弱,再力口上催产过程中极易受伤,稍不注意便会导致亲鱼死亡,因此对产后亲鱼的护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产后亲鱼应放入水质良好,溶氧充早的池塘精心饲养,使它们尽快恢复体质。若是受伤亲鱼可用各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软膏涂抹伤口,也可用1%孔雀石绿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伤情较重的,可同时注射脊霉素(剂量为1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或10%的磺胺噻唑钠(剂量为0.2克/尾)。
四、孵化
受精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胚胎发育最后孵出鱼苗的全过程叫孵化。人工孵化就是要创造合适的孵化条件,使胚胎正常发育成鱼苗。
(一)孵化条件
1.水流 因家鱼卵均为半浮性卵,在静水条件下会逐渐下沉,落底堆积,导致溶氧不足,胚胎发育迟缓,甚至窒息死亡。而在水流的作用下受精卵漂浮在水中,此外流水可提供充足的溶氧,及时带走胚胎排出的废物,保持水质清新,达到孵化的目的。水流的流速一般约为0.3~0.6米/秒,以鱼卵能均匀随水流分布漂浮为原则。
2.溶氧 鱼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新陈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氧气。要求孵化期内溶解氧不能低于4毫克/升,最好保持在5~8毫克/升。实践证明当水体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就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受阻甚至出现死亡。
3.水温 家鱼胚胎正常孵化需要的水温为17~31℃,最适温度为22~28℃,正常孵化出膜时间为1天左右。温度愈低胚胎发育愈慢,温度愈高胚胎发育愈快。水温低于17℃或高于31℃都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死亡。温差过大尤其是水温的突然变化(±3~5℃时),就会影响正常胚胎发育,造成停滞发育,或产生畸形及死亡。
4.水质 孵化用水不能被污染,受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的水不能用作孵化用水。水的ph一般要求7.5左右,偏酸性水会使卵膜软化,失去弹性,易于损坏;而偏碱性水卵膜也会提早溶解。
5.敌害生物 水体中会对鱼胚胎孵化造成危害的敌害生物有桡足类、枝角类、小鱼、小虾及蝌蚪等。前两类不但会消耗大量氧气,同时还能用其附肢刺破卵膜或直接咬伤仔鱼及胚胎,造成大批死亡;后三类可直接吞食鱼卵,因此均必须彻底清除。常用的办法是将孵化用水经60~70目筛绢过滤。
(二)孵化的管理
1.催产前必须对孵化设施进行—次彻底的检查、试用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就及时修复,特别是进出水系统,水流情况,进水水源情况,排水滤水窗纱有无损坏,进水过滤网布是否完好,所用工具是否备齐等。然后将有关工具及设施清洗干净或消毒后备用。
2.孵化容器的流速调节:使流速大致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鱼苗平游后应适量减低流速。
3.随时清洗排出水过滤窗纱,以保证排水畅通。
4.注意防止早脱膜现象,因为提前破膜往往会导致胚胎的大量死亡。导致早脱膜的原因常见有:①不同批产的鱼卵在同一环道内套孵,早批卵正常出膜时生成的孵化酶引起后一批鱼卵的溶膜;②循环使用孵化用水致使孵化酶在水体中浓度增大而导致早脱膜;③孵化水溶氧太低或ph较低(ph值低于6.5)从而使孵化酶活性提高产生早脱膜;④孵化密度太大,使孵化酶浓度提高引起早脱膜;⑤卵粒质量太差有时也会出现早脱膜。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预防或解决。当出现少量脱膜现象时,可从孵化工具底部缓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卵膜变为黄色可抑制早脱膜。
5.若孵化水体中剑水蚤量较大时,可用0.1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水溶液泼洒。
6.注意防止水霉病:导致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一般有下面几种:①水温较低;②鱼卵、鱼苗质量较差,受精率较低,从而使水体中死卵、死苗较多,大量感染水霉;③水质较差。若孵化中出现水霉严重现象,可用孔雀石绿溶液泼洒,使水体呈深绿色,维持该浓度15分钟左右,连用两次。
7.预防气泡病:气泡病是在鱼卵或仔鱼身上形成若干个气泡,使其漂浮于水面不能下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导致水中溶氧过饱和,因此可从改善水质方面予以解决,如立即改用较清洁的瘦水或冲注部分井水等。
8.计算受精率和孵化率 通常在胚胎发育至原肠中期 (即胚盘下包2小时)计算鱼卵的受精率。在水温20℃~25℃时,约需8小时。
受精率=受精卵数/检查卵的总数X100%
孵化率是指受精卵中能孵出鱼苗的百分率,一般在出膜完成后进行计算。 孵化率=受精卵数出苗总数/受精卵总数x100%
(三)孵化方法
鱼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可以用静水充氧孵化法,也可采用流水孵化法。
(1)静水充氧孵化法 这种方法需要的器具有空气压缩机(充氧泵)、通气总管、岔管、支管、气泡石和脸盆、木桶或玻璃缸、水族箱等。1台空气压缩机连接上通气总管和岔管,总管分出十几条支管,每支管装有1个气泡石,气泡石沉到脸盆、木桶或玻璃缸、水族箱的底部,将鳜鱼受精卵均匀、稀疏地洒在这些容器底部,不要堆积,容器中倒人15厘米深的水。打开气泵,持续不断地向容器中充氧。每天早、中、晚、夜4次换水,每次换掉容器中水的1/4~1/3,换水后还要用吸管吸出死卵、未受精卵和染了水霉病的卵。这些卵若不吸出,会传染其他好卵。正常的受精卵晶莹透明,呈黄色;死卵、未受精卵和染了水霉病的卵,颜色是乳白色,不透明。静水充氧孵化法操作简单,搬动方便、用水量小,只是孵化率要比流水孵化法低。
(2)流水孵化法 流水孵化法用家鱼孵化用的孵化环道、孵化桶、孵化缸孵化。孵化环道用砖和水泥砌成,有单层环道和双层环道,原理是一样的。环道中安装一圈鸭嘴喷头,持续向环道内注水,形成环道内流水环境。环道内壁是一圈滤水纱网,环道中心是出水管,上有许多直径4~5厘米的出水口。水流通过滤水纱网,进入环道中央,通过出水口排出。受精卵放在环道中,被流水冲起,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有充足的溶氧进行孵化。孵化桶和孵化缸结构相同。孵化桶是专门定做的塑料桶,上面是一个口径大的倒置的圆锥塔形,下面是1个口径小的倒放的圆锥,连接在一起后,在连接处粘上1圈倒八字形滤水纱网,底部圆锥尖处安装进水口,上部桶体安装出水口,孵化缸可以用大一点的普通瓦缸自己制作,先在缸底中央凿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口子,安上l根外径2厘米、内径约:l 5厘米、长15厘米的塑料管,缸外露5厘米,缸内约10厘米,然后在缸内底部用水泥抹约10厘米厚,让塑料管刚露出水泥面就行。然后用水泥把缸内壁抹成倒放的圆锥形,锥底距缸口15厘米。在这个地方安装倒八字滤水纱网,纱网上面的缸壁上要安装出水口。孵化时,受精卵放在桶、缸内,水流从桶、缸底冲入,将卵冲起孵化,溢满的水通过滤水纱网,从桶、缸上部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