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如木屑、蔗渣、棉子壳、稿秆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麦皮、米糠、饼粉等辅助料, 配制成培养基以代替传统的木材栽培香菇。代料栽培的原料 来源充足,方法简便,成本低,收益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 栽培技术。 目前,代料栽培香菇的方式很多,有塑料袋栽培,熟料开 放式栽培和菌砖栽培等形式。而以菌砖栽培最为普遍,兹以 菌砖栽培为例介绍如下: 菌砖栽培的程序和工艺流程可概括如下。
(一)栽培时间
确定栽培时间,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目前菌砖栽培大多采用上海农科院所筛选的优良菌种一“7402”号,这一菌种出菇快,菇期长,产量高。在5~20℃的气温下,均能形成子实体。一般于六月上旬开始制备原种。八月进行菌丝培养,十月上、中旬挖瓶压砖。十一月下旬开始出菇,至次年五月采收结束。
(二)培养料配制
木屑或蔗渣 |
78% |
|
麦皮或米糠 |
20% |
蔗糖 |
1% |
|
石膏粉 |
1% |
按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混合,加适量的水拌匀,含水量 65%左右,pH植调至5.5~6,然后装入广口瓶或聚丙烯塑料薄膜袋中,经高压灭菌后,冷却备用。
(三)接种培养
将经灭菌的料袋或料瓶移入无菌室或接种箱中,以无菌操作接入原种。每瓶原种可接种70~80瓶(袋)。 接种后把料瓶或塑料袋及时搬进培养室,在23~26℃条件下培养。因这时大多气温高,要尽量设法降温,不宜超过26℃。培养期间应注意观察菌丝生长和杂菌发生的情况,遇不良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一般经过50~60天的培养,菌丝布满全瓶并达到生理成熟就可挖出压砖。
(四)压制菌砖
温度降到25℃以下时,就可把培养好的菌丝体连同培养基从瓶内挖出。挖瓶时,先把瓶面的老化菌被挖去,然后整块挖出,尽量不要挖得太碎,有利压砖后菌丝恢复生长。压砖时用一个长45厘米,宽25厘米,高5~6厘米的活动木框,放于栽培架的塑料薄膜上,将挖出的菌丝培养料倒入,整平,用手心或木板压实,边缘压紧些,以利成形。每块相距3~4厘米,保持良好通风。放满一层架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利保温保湿培养。
(五)管理
压砖后,温度要控制在20~25℃范围,3天后表面萌发出白色纯菌丝,并逐渐愈合,7~10天菌砖表面慢慢由白色变为 淡褐色至棕褐色,成为一层保护膜而连结成块。这期间管理上要注意,压砖后一周内勿掀动薄膜,只在出现26℃以上的高温、表面产生黄色小水珠时,才掀动薄膜降温。这样既可防止菌丝徒长,又能控制杂菌蔓延。一周后可揭膜通气,其次数视气温而定,高温时早晚各一次,20℃以下,可数天一次,两周后,出现红褐色积水时,必须用洁净的纱布擦干。但不能移动菌砖,以免底层积水;造成褐色菌膜增厚影响出菇。
菌砖表面变色同出菇关系极为密切,据试验观察,表皮深褐色出菇较迟且稀。但朵大;黄褐色,出花早、密、朵中等,产量较高;灰白色,出菇早也密.但朵小质量差。一般变色快慢、深浅,除品种不同外,与菌龄、温度、基质、光线等有密切关系。故培养中应注意掌握好这些条件。
一般管理得当,条件适宜,压砖后一个月就能出菇。出菇后菌砖应排成“人’字形,以扩大出菇面。并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l.补充水分 前期菌砖含水量保持60%左右,能满足开头几批出菇对水分的要求,故不用直接喷水。只提高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而中期菌砖逐渐干燥,可视天气而定,于菌砖上喷些雾化水,以提高湿度。一般出菇后空气相对湿度应保 持85%~95%之间。后期菌砖更为干燥,而表面菌膜又厚又硬,喷水难以吸入,应改用浸水的办法使其充分吸水。一般在20℃时浸水8~12小时,使含水量达50%~55%,然后置于架上继续出菇。采收一批后再同样进行浸水处理,直到出菇结束。
2.通风降温 出菇期中,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特别早期和末期,气温较高,不适合出菇要求,而且容易引起杂菌为害,所以晚上要开窗通风降温。
3.防除杂菌 栽培过程菌砖常被绿霉污染为害,主要来自菌种、菇房和用具消毒不彻底,以及室内高温闷热造成,除严格做好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消毒工作外,当出现绿霉污染时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如刚压菌砖菌丝尚未愈合时,出现绿霉,应先加强通气降温,待愈合后再用石灰水清液擦洗,以改变酸碱度,控制其生长蔓延。如果已深入菌砖内,可挖除感染部位,再行补种。个别污染严重的菌砖可移到室外,用清水冲洗,晾干2~3天,把感染部位挖去补种或切除,方可搬回栽培室培养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