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葡萄酒  白酒  茅台  黄曲霉毒素  荞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日期:2006-06-2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99    
 由于近年来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据农技人员在三个乡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在20—60%,病株率为30—50%,严重的地块高达70—80%,造成了玉米的大量减产,因而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下将对其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介绍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减轻病菌为害。保护玉米生产。

    1、发生原因

    (1)头年玉米收获后,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发,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发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幼嫩组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湿以及高温的气候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后期降水偏多,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2)玉米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较强,干燥的冬孢子在室内可存活4年之久。近年来肇源县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及连作,加上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致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这是该病发生较多的首要原因。

    (3)由于吉单180品种的多年种植,导致该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降低,是该病发生较重的又一原因。

    (4)由于农民对常年堆放在村庄路边的玉米秸秆不进行处理,有的农民甚至将病菌黑孢子随便丢到田间地头,致使其带菌冬孢子随风传播到附近田块,形成再侵染,故而村庄路旁的玉米田块发病较重。

    (5)山地及土壤贫瘠、干旱的田块玉米抽雄前后不能及时灌水施肥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下降,如遇微雨多雾天气,就会严重发病。

    2、防治对策

    (1)轮作倒茬  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进行大面积的轮作倒茬是防治该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区至少要实行3—4年的轮作倒茬。

    (2)选种抗病品种  逐渐更换高感品种吉单180。

    (3)消灭病菌来源  越冬期间注意铲除病株,及时销毁并应在春播前处理完毕;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田间遗留的病残组织应及时深埋。

    (4)种子处理  可以使用0.2%硫酸铅或三效灵克菌丹等拌种,以消灭种子所带来病菌,同时还可以促进幼苗生产,提高能力。

    (5)加强田管理  及时灌水,合理追肥,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增强玉米抗逆性。(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