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选择
按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选择栽植地。同时要求土质为疏松的新开红、黄壤或砂性水旱轮作地,土壤偏酸性。
2 品种选择
2.1 金玉(原名浙125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皮色粉红,肉色纯黄,薯块短圆形,表皮光滑,口感粉、甜、糯,质地细腻,没有粗纤维(筋),风味香浓,烘干率30%—32%,单株结薯5—7个,薯块大小均匀,早熟性好,110d(天)左右可以收获,适于不同季节栽种,商品薯率可以达到85%,50g以下的小薯也别有特色,适合宾馆、饭店消费。该品种出苗好,耐旱性一般,主要缺点是易感蔓割病,有效避病措施是选择无病种薯、高剪苗和忌连作,水旱轮作防治效果更好。
2.2 良缘(原名AIS) 国外引进品种。皮色金黄,肉色红,薯块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软、甜、糯,品质优,风味香浓;烘干率25%—26%,适于蒸煮或烘烤,单株结薯5—6个,薯块大小均匀。出苗性好,中熟,生长期130d(天)左右。
2.3 心香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新品种。紫红皮黄肉,薯块椭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较粉,质地细腻,较甜,烘干率27%—29%。地下部结薯浅而集中,适合机械化收获,单株结薯6—7个,薯块大小均匀。该品种早熟性好且产量高,4月下旬—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90d(天)可以收获,产量、熟性与高产品种苏薯8号相当,在浙江省一年可栽种两季。
2.4 浙薯6025 紫红皮桔红肉,薯块椭圆形,表皮较光滑,刚收获时,口感粉,经贮藏后(11月),淀粉不断降解,口感较软、糯、甜,风味好,11月开始供应市场较好,两头有少量粗纤维,烘干率28%—32%。单株结薯5—7个,出苗性好,地上部半直立,长势健旺,叶色深绿,中蔓,中熟,生长期120d(天)以上,6月上中旬栽种较好。
2.5 浙薯78 红皮桔红肉,薯块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软、甜、糯,两头有少量粗纤维,风味较好,烘干率25%—26%,早熟性好,适合早种早收,10月以后收获则品质下降。
3 育苗
早熟品种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保温育苗,提早出苗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供应市场;常规栽培可采用小拱棚+地膜两层保温育苗。苗床宽1.0米左右,深15—20厘米,床底铺一层有机肥后浇水覆土。选择种薯要求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害,薯块100—250g。排种密度为薯块间隔3厘米左右,种薯排好之后覆土,厚度2—3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以免影响出苗。当60%薯块出芽后揭掉地膜。晴天气温20℃以上时,打开拱棚膜和大棚膜两端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保持床温25—30℃,湿度以床土见干见湿为准。薯苗长20—25厘米,有6—8张完整叶片时,可以剪苗栽种大田。
4 整地与施肥
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
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种植面积较大时,要求测定土壤N、P、K和有机质,南方还要测定土壤pH值,土壤肥力水平水解氮40—60mg•;kg的负1次方、速效磷20mg•;kg的负1次方、速效钾100mg•;kg的负1次方、有机质1%、pH5.0—6.5,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甘薯的需肥特性,配制N、P、K和有机肥,不提倡使用普通复合肥。
5 栽种
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可剪苗栽种于大田,由于前期气温较低(4月下旬—5月中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的负1次方,株距20厘米。
6 田间管理
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选择疏松的新开红、黄壤或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避开病害和地下害虫。地上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甘薯麦蛾,7—9月为害,在害虫1—2龄期,叶面喷施5%抑太保或5%卡死克1000—1500倍液防治。定植后,用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在甘薯生长中期,人工除草1—2次,不必翻藤。
7 收获
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确定收获时间要通过田间取样,连续挖10株,测定产量和商品薯率,当商品率达到65%—70%时即可收获。心香在栽种后90d(天)可以收获,最早收获期在7月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收获期。最迟在降霜之前收完。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雨天收获甘薯,以免薯块上有较多泥土,影响商品外观;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按品种分开收获和存放。收获过程中若气温达到32℃,甘薯应在2h(小时)之内送进屋内,以免表皮灼伤,影响外观和耐贮性。
8 运输、贮存
使用塑料周转箱运送进仓库。短途运输要防止日晒、雨淋,长途运输要防冻保温或降温。甘薯最适贮藏温度10—15℃,相对湿度85%—90%,注意防止低温冻伤和减少水分蒸发,注意通风散热,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止挤压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