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贵州茅台为例。市场年初对贵州茅台2006年的业绩平均预期为2.40元左右,然后,随着茅台酒提价以及2005年业绩的公布,市场对茅台2006年的平均业绩预测提升到3.20元,提升幅度为(3.2/2.4-1)=33.33%。
假设市场对茅台的估值水平维持不变。2005年底,茅台的股价为45.62元,涨33.33%后为60.83元,绝对涨幅为15.21元。事实上,随着业绩预期的提高,再加上整体市场气氛乐观,市场对茅台这类消费品的看法,从一个稳定型行业向成长型行业转变,因此给予其更高的估值水平。结果,即使不考虑股改送股,茅台股价从45.62元上涨到上半年末的94.88元,相对涨幅为108%,绝对涨幅为49.26元。
我们可以认为,这49.26元的涨幅中,有15.21元涨幅是因为盈利预测的提高,另外34.05元的涨幅是因为估值水平的提高。盈利预期提升占股价上涨的31%,估值水平的提高占股价上涨的69%,大致是3-7开的比例。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消费品行业,如何做盈利预测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对不同的消费品给予不同的估值水平?食品饮料在西方很多国家是几乎没有增长的稳定性行业,但在中国却是高速成长的行业;另外,虽然中国有许多行业如电力、煤炭等容易受到政府管制,食品饮料在中国却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这给我们的分析提供了方便。对于高速成长、不受管制的消费品行业,理应给出更高的估值水平,这一点已经在06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反映。
然而,竞争性消费品本质上是弱肉强食的行业,有的企业会崛起,有的企业会沉沦,如果都按照30倍市盈率定价,其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例如,如果我们认为全国性的乳品企业将不断的吞食地方性乳品企业的市场份额,长期来看,我们愿意给有潜力的全国性乳品企业以较高的估值水平,但对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地方性乳业公司,其价值就是被收购的价值,估值水平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具体到食品饮料2006年下半年的策略,目前很多公司的股价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大部分卖方分析师的目标价,但主流券商的明星分析师仍对贵州茅台、伊利、张裕及双汇等明星企业长线看好;对五粮液、汾酒、老窖等二线企业存在分歧,非常看好的和略有保留的均有,但即使是有保留看法的研究员,也至少要给予谨慎推荐之类的评级;第一食品、古越龙山有覆盖的人也表示长线看好;另外,在一、二线股票之外,也有不少研究员努力的去挖掘如通葡股份、新天国际等三线食品饮料股。一线股票,大家看好持续成长价值,用07、08年的市盈率去看,觉得并不贵;二线股票,大家看好改善潜力,特别是参考泸州老窖的例子;三线股票,主要是讲故事,认为有可能成长起来。
总结来说,一线食品饮料的股票,目前仍有较大的投资价值,但业绩难以超预期,主要体现在估值水平的提高上。一是因为国内的市场空间巨大;另外目前这些公司的发展战略清晰,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同,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高。
二线股票价值,将主要体现在业绩超预期,估值水平难以显著提升。山西汾酒和五粮液基本面处于转折期,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往往容易被市场低估,市场认为其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性较大,这有可能带动股价的上涨。
对于无业绩支撑的三线股票,其表现将取决于市场气氛。长远来看,对这些股票的过渡期望大多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消费品是弱肉强食的行业,而高档消费品的价值更需要时间来积累,咸鱼翻身只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