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食品中加入药物成分,当成药品销售,逃避监管,成了一些小食品企业惯用的伎俩。
最近,记者就根据消费者反映,在成都市商业场5楼的成都威圣实业有限公司销售部见识到一种自称征服了艾滋病的食品。
在该销售部门口通道边摆放的大幅宣传广告里,威圣公司宣称自己生产的威圣冲剂是祖传宫廷秘方,“突破了世界医学难题,征服了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综合症、药源性疾病、白血病、肿瘤、艾滋病”,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销售部负责人易女士告诉记者,这种一小盒5袋包装的威圣冲剂实际是药,只是还没办成药准字。它对肿瘤的效果“好得很”,虽然一个疗程要4000多元,但医院里这种病光检查费就要几万元,相比之下便宜多了。
公司法人代表、威圣冲剂发明人汤女士也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威圣冲剂的主要作用是净化血液,血液干净了,各种病就好了。我们已经治好很多病人了。它的专利是药品,现在是食品,因为药品申请要花5年时间和1000多万元。里面含的是药,有的成分没有公布,配方、秘方都要保留一点点的。”
在产品外包装上,这个如此神奇的冲剂产品配方只有桑叶、桑葚、首乌、阿胶等,批准文号是“川卫食准字2004第(073)号”。
记者从批准这个文号的四川省卫生厅监督处了解到,这就是个普通食品,按规定不能宣传它的保健功能,更不能说疗效。前几年批准“食准字”这个文号依据的是卫生部“药食同源”名单,用这个名单中的原料生产的食品就可以报批(这份名单包含90多种按传统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动、植物,如麦芽、桑葚、
蜂蜜等)。目前审批只依据卫生部的“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单,有油菜花粉、魔芋、蚕蛹等14种。
就是这么个普通食品,威圣公司用网站、传单、专家说法等,把它包装成了一个百病能治的“神药”,欺骗消费者。
据了解,这类食品在全国市场上还不少。各省卫生部门都批准有类似文号,街边的成人用品店里,就大量存在类似的“食准字”壮阳“药品”。
业内人士透露,“食准字”证书申请手续简单、费用较低:原料配方按规定在名单中选几样,再制定一个企业标准,做出样品送去检验微生物、重金属等卫生指标就可以了。生产的时候要真是按提交的配方来生产,这些原料能有多大效果?在壮阳食品里面添加“伟哥”成分,
减肥食品里加“盐酸西布曲明”甚至泻药,在糖尿病人食品中添加降糖药物等,已是目前很普遍的现象了。还有一部分干脆就什么也不加,用虚假宣传来欺骗消费者。
要确定这类貌似药品的冲剂、胶囊形状的食品中添加的具体药物成分,从技术角度来看难度很大,犹如大海捞针,这使
食品安全监管出现了“盲区”———按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原则,在生产环节,由于食品监督检验没有“药物成分”这类指标,质量技监部门根本无从发现添加了什么,无法从产品质量上进行监管;在流通环节,工商部门也面临同样困境,只能从虚假宣传的角度进行处理;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药品、保健品的监管,对食品安全只是进行综合监督。
但这类添加了药物成分的食品,进不了药店,又不愿意进超市,成了非法传销、会议销售的“主力”,数量不少,危害也不小。在出现群体伤害事件前,有关部门应该考虑该谁管、如何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