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国家标准20年来首次修订新标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
面粉有望禁添增白剂
目前已形成报批稿将增加面筋指数、稳定时间及标识标签等要求
记者从国家标准委获悉,我国正在对《小麦粉》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修订,目前已形成报批稿。新标准有望规定小麦粉中禁添增白剂。小麦粉俗称面粉。
记者独家采访了参与标准修订工作的专家、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狄友清。狄友清告诉记者,新标准拟建议取消“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两种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主要起增白和杀菌防霉作用。
据悉,过氧化苯甲酰分解后产生的苯甲酸,积聚过量会对人体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所以,目前国内大的面粉企业都不添加增白剂。
此前,曾有报道称,1/5的低质面粉不合格原因因增白剂而起。
今天上午从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关于修订后的标准能否保留报批稿中禁添增白剂的条款,有关部门正在征求各方意见。目前,大企业和消费者都明确支持这样的规定。
新标准产生背景
20年来首次修订
我国现行的GB1355-1986《小麦粉》强制性国家标准于1987年实施,至今已整整20年;而按用途划分的《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等9项行业标准也已实施了14年。
随着小麦粉消费群体的大幅扩大,原有的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
新标准解读
小麦粉将分3类
新《小麦粉》国标将按筋力强度和食品加工适应性能将小麦粉分成3类:
即强筋小麦粉(主要作为各类面包的原料等)、中筋小麦粉(主要用于馒头、水饺等面食品)、弱筋小麦粉(主要作为蛋糕和饼干的原料)。
小麦粉质量增两项指标
新标准将新增用于评价小麦粉质量的两项重要指标: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
“面筋指数”:是把加水和好的面,经专用仪器脱水后,计算与脱水前的重量比。比值越高,说明面筋质量越高。
“稳定时间”:主要用来测定面粉的耐搅拌性,筋力越高的小麦粉,承受搅拌时间越长。
解读误区
“面粉增白剂”并非“吊白块”
一提到面粉增白剂,不少消费者会联想到“吊白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苯甲酰,是目前小麦粉中允许添加的,只是不能过量。每千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不能超过0.06克。
“吊白块”是工业用漂白剂,其有效成分甲醛次硫酸氢钠属剧毒,10克就可以使人毙命,是绝对禁止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