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一次“乳制品质量安全”研讨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指出,3年来有关机构乳制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该协会说“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当下,我国乳品安全和质量仍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与担忧;洋奶粉仍占据我国乳品市场很大份额;出境回国人员仍大包大罐带着洋奶粉、以至于一些国家限制国人购买奶粉的窘境下。现在,乳协说国产奶粉已达历史“最好”,这本应是一个好消息,本应提升我们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可昨日舆论却一边倒:质疑和讥讽。
由此可见,三聚氰胺的后遗症有多严重,一个行业一旦诚信受到重创,想短期内恢复人们的信任有多难。
但再难,我们也要去做。近年,中国乳业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可如果国产奶粉真的已达历史“最好”,仅靠开会发布消息或说说已采取了几条举措,肯定不行,消费者那颗“受伤的心”需要更为细致和长期的治疗和抚慰,中国乳业对此仍需努力。
消除大家疑虑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眼见为实。例如,近来,南京卫岗乳业集团邀请一批批市民参观其生态牧场,人们看到牧场中每一头奶牛都有了身份证,这种由“耳标”和腿上芯片组成的电子身份证,可表明这头牛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父母兄弟是谁,还能查询到它过去每个月的产奶数量和质量及健康状况等,由此可监督和保障奶源新鲜安全的品质。这些“身份牛”住的和干的也有“身份”,如每间牛舍都设有专门的温度监控和喷淋系统;挤奶是无菌全自动化的……,每个质量节点都有了控制。这样做法多少会提振一些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
还有,权威部门要对“历史最好”的衡定和内容说说清楚,依据的是什么标准?与洋奶粉标准有无差异?特别是大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否真的已得到了大部分或彻底的解决。一是奶源不足造成的奶粉质量问题;二是对乳制品安全风险的防范和监管。
这几年所暴露的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批评也不少,各方也提出不少建议,法规也正在完善,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断出手打击,可给人的感觉却是效果不显。这里有监管部门分工不合作、监管不严和打击不力等问题。但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目前仍提及不多,就是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做到全程控制,而保证这种全程控制的体系和手段—HACCP,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仍不多见。
我们想知道,目前奶粉的“历史最好”是否已达到了“全程控制”?例如,奶牛所吃饲料生长的土壤和水质、奶牛生活起居和挤奶、保健和医疗、牛奶储存和运输过程等,都得到控制了,这才是完整的HACCP,
这样才能使奶粉具有可追溯性,每一个节点发生的问题,能很快被发现和惩处。这种当下不少国家奶粉安全管控的体系和手段,我们已做到了吗?
如果的确做到了全部或部分,就要向消费者一一说个明白,也可请大家看看,让人放心。 可要真正和完全恢复我们对国产乳业的信心和信任,则需要更长期的市场检验和百姓口碑,对此,中国乳业要有耐心,更要坚持不懈地保证质量,要如履薄冰,要严格守法,要兢兢业业,因为中国乳业实在是伤不起了。所以,如此看来,乳协现在就公布国产奶粉是历史“最好”,是不是有点太急了?也有点草率?